[实用新型]医用超薄观片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775.7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军;俞友宾;王卓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F21V13/1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超薄 观片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片灯,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均匀的新型医用超薄观片灯。
背景技术
现阶段,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的X光照相底片、CT成像底片观片灯多为传统的箱体式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照度均匀度不足是最大问题,会导致X光照相底片或CT成像底片上对比度相对较小部分记录的信息不能充分显示,这部分往往是医生需要观察的关键信息,所以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箱体式观片灯的光源为日光灯,其功耗大、寿命短,所以使用和维修成本高;箱体式观片灯只能交流供电,且箱体尺寸受限于日光灯管自身的尺寸,一般较大,不利搬运和携带,在没有市电的野外环境不能工作。
为克服上述问题很多人做出了研究,例如中国专利200720095144.5公开了一种超薄医用观片灯,其采用冷阴极荧光灯或LED发光管组为光源,采用背光照明系统结构,使产品具有高亮度、发光稳定、无闪烁等特点。但是该专利增加的背光系统增加了制作成本,也没有解决亮度均匀度的这一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亮度均匀、形体超薄、便于携带、寿命长、造价低医用观片灯,以解决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医用超薄观片灯,包括框体、由正面到背面依次固定设置在框体内部的磨砂板,导光板和反光膜,在所述的导光板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LED贴片灯,所述的LED贴片灯长度与导光板相匹配。
所述的磨砂板为亚克力磨砂板或磨砂玻璃。
所述导光板的背面设置有散射网点,所述的散射网点的分布方式为靠近所述LED贴片灯的地方稀疏,远离所述LED贴片灯的地方稠密。
所述的反光膜为贴覆在导光板背部的反光膜。
所述的LED贴片灯经设置在框体下侧的DC接口由电源适配器供电。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
1.采用了LED结合导光板的侧发光照明技术,大幅提高了观片灯的亮度均匀度,彻底解决观片灯均匀度不足的问题。
2.采用LED作为照明光源,使得观片灯的厚度可以小于10mm,外形简洁美观,在制作尺寸上也不受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3.LED供电方式灵活,既可以通过电源适配器使用市电,也可以直接使用直流电源。
4.LED寿命长,能耗低、无需频繁更换,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无频闪,医生眼睛不容易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超薄观片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超薄观片灯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超薄观片灯包括框体1、磨砂板2、导光板3、LED贴片灯条4、反光膜5、LED贴片灯的DC接口6和电源适配器7。其中,框体1为木质、亚克力或金属等材料制成,其用以将磨砂板2、导光板3、LED贴片灯4和反光膜5固定并构成医用超薄观片灯的周边外观。
具体地说,框体1内部由正面到背面依次固定设置有磨砂板2、导光板3、反光膜5,在所述的导光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LED贴片灯4,所述的LED贴片灯表面为平面结构,其长度与导光板相匹配,所述的LED贴片灯通过设置在框体下侧的DC接口6与电源适配器7相连通,也可直接接直流电供能,这种供能方式提高了其使用便利性。同时,将LED贴片灯贴覆在导光板的两侧边,其对观灯片的体积影响极小,同时导光板和框体与LED贴片灯相接触,可以帮助其散热,延长使用寿命。
导光板的背部表面具有特定尺寸、特定密度、按照一定规律分布阵列式散射网点,当LED贴片灯发出的光线从侧面进入导光板后,入射到导光板内部的光线一部分经导光板上表面透射,一部分先经导光板底面的散射网点散射后再透射出导光板,入射到导光板底面散射点以外的其他光线会在导光板内发生全反射,遇到散射网点后发生散射然后透射出导光板,这些光线最后全由磨砂板出射。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上的散射网点的分布方式为: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地方稀疏,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地方稠密,以达到发光均匀之目的。
由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