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线缆夹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84620.3 | 申请日: | 2013-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线缆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子、电缆或护管的支撑件,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线缆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线缆夹持装置,一般是用夹持片和螺钉直接将走线管固定在底座上。但是在核医学影像设备中,由于采集过程中探头的运动,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线缆和走线管扭曲,甚至发出异响,缩短线缆的使用寿命,而且这种固定方式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探头运动时走线管及其内部线缆扭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线缆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线缆夹持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盖和带有夹持部的旋转轴,所述固定盖将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底座的接触面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底座接触的部位为球形,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旋转轴相匹配的球形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底座接触的部位为圆柱形,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旋转轴相匹配的圆柱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旋转轴无相对运动,或者所述夹持部在其与所述旋转轴的连接处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采用U型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盖通过螺钉将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与底座的接触面为弧形,使得U型夹能够进行不同角度旋转,有效地解决了走线管及其内部线缆扭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盖 2、底座 3、螺钉 4、旋转轴 5、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线缆夹持装置包括底座2、固定盖1和带有夹持部5的旋转轴4,旋转轴4穿过固定盖1,固定盖1通过螺钉3将旋转轴4固定在底座2上。旋转轴4与底座2的接触面为弧形,使得旋转轴4能够做旋转运动,进而带动夹持部5做旋转运动,具体地,可通过以下两种优选的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是,旋转轴4与底座2接触的部位为球形,并且底座2上设有与旋转轴4相匹配的球形凹面,该方式实现多轴旋转;另一种方式是,旋转轴4与底座2接触的部位为圆柱形,并且底座2上设有与旋转轴4相匹配的圆柱形凹槽,该方式实现单轴旋转。
此外,夹持部5与旋转轴4可以没有相对运动,也可以通过水平旋转设计使夹持部5在其与旋转轴4的连接处做旋转运动,在旋转轴4做单轴旋转时,实现双轴旋转的目的。夹持部5优选为U型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旋转轴4与底座2的接触面做成弧形,使得夹持部能够进行不同角度旋转,有效地解决了探头运动时走线管及其内部线缆扭曲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