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及显示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296.5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和平;李尚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尚霖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致发光 原理 发光 结构 显示 器件 | ||
1.一种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以及发光细丝单元,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薄型支撑基板以及基板功能单元,所述基板功能单元包括依次制备或涂覆在薄型支撑基板上的至少一层扫描电极和固定组件;
所述发光细丝单元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撑组件上;
所述发光细丝单元包括细丝阵列,所述细丝阵列由至少一个发光细丝回绕或排列或编织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薄型支撑基板以及基板功能单元,所述基板功能单元包括依次制备或涂覆在薄型支撑基板上的至少一层扫描电极和固定组件;
所述发光细丝单元固定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为制备或涂覆在扫描电极上的至少一层粘接材料层、低熔点的热封接材料层、铆接结构或卡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细丝包括充当数据电极的导电细丝、包覆在导电细丝外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辅助层,所述辅助层设置在发光材料层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细丝单元还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位于发光材料层和扫描电极之间;
所述功能层为二次辅助层,或者为二次辅助层和环状电极单元,所述二次辅助层与发光材料层全面或部分接触,所述发光材料层的材料为无机发光材料;
所述环状电极单元包括多个包裹在发光细丝最外侧的环状电极,所述多个环状电极与扫描电极相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细丝单元还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位于发光材料层和扫描电极之间;
所述功能层为二次辅助层,或者为二次辅助层和环状电极单元,所述二次辅助层与发光材料层全面或部分接触,所述发光材料层的材料为无机发光材料;
所述环状电极单元包括多个包裹在发光细丝最外侧的环状电极,所述环状电极与扫描电极相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层包括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发光材料层的材料为有机发光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细丝单元还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位于发光材料层和扫描电极之间;
所述功能层为二次辅助层,或者为二次辅助层和环状电极单元;
所述二次辅助层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与与发光材料层接触;
所述环状电极单元包括多个包裹在发光细丝最外侧的环状电极,所述环状电极与扫描电极相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细丝的直径或最长径为0.001mm-10mm;
所述薄型支撑基板的材料为薄型玻璃、薄型金属板或者有机材料薄板或薄膜,所述薄型支撑基板的厚度为5um-20mm,所述扫描电极厚度为1nm-200um,
所述导电细丝和扫描电极的材料为金属导电材料或非金属导电材料;
所述发光细丝的截面为圆形、扁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半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层的厚度为1nm-5000um,所述辅助层的厚度为1nm-500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尚霖,未经李尚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2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刮打工装
- 下一篇:一种判决用户同步失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