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花开清除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213.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仲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信合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6 | 分类号: | D01G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清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开清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除杂率较高的开清结构。
背景技术
清棉的作用是对原棉进行混棉、开棉、均棉、除杂。根据先松后打,多松少打, 早落少碎,多排大杂,均匀少返,充分混合的工艺处理原则,实行不同原棉不同处理。原棉的包装密度和轧棉方法对松解作用比较密切,原棉的包装密度小时,打手宜少或打手速度宜慢;包装紧密时,宜适当增加开清点或加快打手的速度,以保持一定的开松度。原棉中的杂质是清棉机直接处理的对象,一般含杂多宜多打,含杂少宜少打。
开清机械对纤维块的开松除杂,一般是用植有角钉的帘子和滚筒将大块纤维扯松,再在封闭罩壳内以高速回转的打手对扯松的纤维小块进行打击。分离的杂质则从封闭罩壳下部栅条状的尘棒隙缝中逸出。已经选配的原料,在开清机械中随纤维的松解、并合和翻混等作用而得到较好的混合。经过开清机械的加工,纺纱原料一般由块状变为较小的纤维丛和纤维束,其中尚含有较小和粘附性较强的短纤维和杂质,需要在以后工艺中去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开清除杂结构,该棉花开清除杂结构能够对棉条中的杂质去除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棉花开清除杂结构包括表面均布打手的中空辊筒和封闭所述中空辊筒的壳体,所述中空辊筒的筒壁为网状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喂棉口和出棉口,所述出棉口设置有剥落棉条的剥棉罗拉,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围绕所述中空辊筒设置的尘棒,所述尘棒下方设置有杂质收集构件,所述尘棒呈百叶状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尘棒由一驱动构件同步转动,所述中空辊筒内设置有一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连接一抽吸设备,所述空气通道上设置有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指向所述尘棒的分布区域,所述呈百叶状的尘棒在所述抽吸设备吸气时发生转动并彼此相连封闭尘棒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网状结构的筒壁,其网状结构为规则的矩形立方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尘棒的最长直径为所述尘棒之间距离的1.1倍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尘棒彼此接触时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柔性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种棉花开清除杂结构利用所述抽吸设备配合气流出口能够对棉条内粘性较高的短纤维和杂质进行滤除,同时不影响尘棒下方杂质收集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棉花开清除杂结构尘棒非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棉花开清除杂结构尘棒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棉花开清除杂结构中空辊筒筒壁的网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 200、空辊筒; 210、打手; 300、空气通道; 400、尘棒; 500、剥棉罗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棉花开清除杂结构包括表面均布打手210的中空辊筒200和封闭所述中空辊筒200的壳体100,所述中空辊筒200的筒壁为网状结构,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喂棉口和出棉口,所述出棉口设置有剥落棉条的剥棉罗拉500,所述壳体100底部设置有围绕所述中空辊筒200设置的尘棒400,所述尘棒400下方设置有杂质收集构件,所述尘棒400呈百叶状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尘棒400由一驱动构件同步转动,所述中空辊筒200内设置有一空气通道300,所述空气通道300连接一抽吸设备,所述空气通道300上设置有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指向所述尘棒400的分布区域,所述呈百叶状的尘棒400在所述抽吸设备吸气时发生转动并彼此相连封闭尘棒400区域。
所述抽吸设备可以使用脉冲式的吸气方式对棉条内粘性较高的短纤维和杂质进行滤除。
参阅图3,所述网状结构的筒壁,其网状结构为规则的矩形立方体结构,当所述抽吸设备进行抽气动作时,减小棉条内的短纤维和细小杂质附着在网状结构上的概率,保持网状结构内部的畅通。
参阅图2,所述尘棒400的最长直径为所述尘棒400之间距离的1.1倍以上,保证所述尘棒400在转动闭合后能够彼此相连,并且形成波浪形的表面。
上述的棉花开清除杂结构,所述尘棒400彼此接触时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柔性密封条,保证气密性。
上述的棉花开清除杂结构的工作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信合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信合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帘布染色机
- 下一篇:一种连续脱糖萃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