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和治疗宫腔、宫颈粘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022.6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红娟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29/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9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治疗 宫颈 粘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和治疗宫腔、宫颈粘连的装置,属妇科医疗器械。既防治宫腔、宫颈粘连,又不会影响子宫内膜生长,特别适合于宫腔手术操作或者宫颈手术以后,防治宫腔、宫颈粘连。
背景技术
正常宫腔在生理状态下前后壁接触合拢,即使在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时亦不会出现粘连,这皆因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如果一旦因手术或炎症等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损伤了子宫内膜,则可导致子宫间质中的纤维蛋白原渗出、沉积,造成宫腔前后壁粘连。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子宫腔粘连,宫腔粘连与妊娠有关的约占9l%;常见于行人工流产术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后。由于妊娠子宫壁较软,刮宫时不易控制深度,或过度搔刮宫腔,吸宫时负压过大,时间过长.将子宫内膜基底层刮掉,产生术后宫腔粘连;吸头、刮匙反复进出宫口,不正规扩张宫颈等均能加重损伤,增加术后宫腔粘连的机会;非妊娠引起的宫腔粘连约占9%,如子宫内膜结核、子宫肌瘤挖除术,诊断性刮宫术等。宫腔粘连的临床表现为:
1、宫腔粘连的病人几乎都有闭经、月经稀发或月经过少的症状,痛经亦较多。闭经的时间可能很长,有的长达2年以上,应用雌激素、孕酮也不能引起撤退性出血。但在经过治疗,粘连解除后,大部分患者的月经情况都能得到好转。也有约25%的病人,始终不见好转。
2、周期性腹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宫腔粘连,尤其是宫颈口粘连,形成狭窄,阻塞经血外流,造成经血潴留于宫腔或逆流到输卵管、腹腔,还可形成子宫可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从而引起腹痛。有的还伴有肛门处下坠感与腰痛,持续2-3天后减轻,下次周期又加重。
3、发生宫腔粘连后,绝大部分都有继发不孕。即使能够妊娠,由于宫腔粘连,容积减小,不能使胎儿在宫腔内存活至足月,所以,还可能流产或早产。而且经过治疗后仍然会有半数左右不能孕育到足月。
在宫腔、宫颈手术以后,防治宫腔、宫颈粘连尤为重要,原来宫腔手术后多用放节育环或者放球囊来防止粘连,但效果不佳,原因是不能完全覆盖宫腔创面,而且,球形气囊对子宫腔壁的压力不均匀。压力大的地方会影响局部子宫内膜的血液供应,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宫腔粘连治疗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和治疗宫腔、宫颈粘连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和治疗宫腔、宫颈粘连的装置,包括能够置入宫腔内的气囊部分和用于将气囊部分置入宫腔和宫颈内的支架;所述的气囊部分包括气囊和与气囊成一体的导气管,在导气管的端部有充气机构;所述的支架包括导管,从导管的一端穿入导管中且外露的推杆,在导管上安装有用于调整气囊方向的方向调整块,所述的气囊装入导管的另一端中且与推杆接触。
所述的推杆外露部分的长度L等于气囊的长度。
将气囊于宫腔手术后放入宫腔,再配合雌孕激素周期疗法,2个月后取出。气囊的导气管放置在宫颈管内,可以防治宫颈粘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气囊能够覆盖子宫腔,压力均匀。对防止宫腔粘连效果很好,气囊的导气管放置在宫颈管内,可以防治宫颈粘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囊部分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杆;2、导气管;3、导管;4、方向调整块;5、气囊;6、充气头;7、气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防止和治疗宫腔、宫颈粘连的装置包括能够置入宫腔内的气囊部分和用于将气囊部分置入宫腔和宫颈内的支架。如图2所示气囊部分包括梨形气囊5,和气囊5成一体的导气管2,在导气管2的端部有充气头;气囊为硅胶气囊;气囊和导气管均为硅胶制作的,质地柔软,既能分离宫腔和宫颈管 组织,患者没有不适感。充气头是一连接在导气管2上的橡胶塞子,在充气头6上有气针孔7。如图1所示,支架包括导管3,从导管3的一端穿入导管中且外露的推杆1,在导管3上安装有用于调整气囊方向的方向调整块4,所述的气囊5装入导管3的另一端中且与推杆1接触。推杆1的尾端是推柄;推杆1外露部分的长度L等于气囊5的长度。
使用方法是:首先,将导管3经过宫颈管进入宫腔底部,后退10mm,用推进杆1把气囊5推入宫腔,并且边推进边后退导管3。通过方向调整块4来调整气囊的方向,实现气囊5在宫腔内顺应宫腔形态的放置。直至推杆1和导管3退出宫颈外口。通过导气管2上充气头6上的气针孔7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结束后气囊5膨胀如图2所示。此时直接拔出气针即可完成气囊的充气过程,若要取出气囊,只需要剪破阴道内的导气管,气体自然排出,钳夹住导气管牵拉而出。或者将注射针头插入充气头6上的气针孔7中抽吸宫腔内的气囊和宫颈管内的导气管内的气体,气体排出后,钳夹住导气管牵拉,将宫腔内的气囊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红娟,未经宋红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一次性给药器
- 下一篇:一种疫苗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