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电两用采暖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012.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凌;梁才国;王冰松;陈建国;闫华;阎秀连;刘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F24D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两用 采暖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轨道车辆上作用的水电两用采暖散热器,属于轨道车辆采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的旅客列车的车厢一端都设置有一台锅炉,用煤加热锅炉内的水,为旅客提供列车冬季取暖。锅炉水暖成本低,加热均匀,舒适性好,但列车需要在始发站加足燃料,而且在列车行进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添煤、点火、除渣等,不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污染了列车的环境,而且锅炉采暖启停慢。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在现在的动车组等高速列车上,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为旅客提供列车冬季取暖,电加热装置与车辆供电电源连接,电热采暖具有热效率高、启停快、易于控制等优点。
上述两种供热方式,针对在国内运营的短途的列车是可行的,但对于长途线路运营的列车,特别是在高寒地区运营的长途列车,单独依靠上述的哪种供热方式实现起来都较为困难。因此,在部分列车上需要同时设置锅炉水暖系统和电加热系统,以保证列车长途运营的可靠性。
无论是水暖还是电暖,其散热终端均需要设置在车厢内,由于列车车厢空间有限,如果采用两套散热设备,势必要占用车厢内很大的空间,严重影响旅客列车的舒适度,而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水电两用采暖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电两用采暖散热器,包括散热体和电热体,所述散热体的中心为用于通过导热液体的管道,在所述管道的外围设置若干散热翅片,在所述散热体上具有容纳腔,所述电热体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并通过盖板固定在所述散热体上。
进一步,所述散热翅片呈放射状设置在所述管道的外围。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管道外侧的管壁上。
进一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所述散热翅片,所述盖板为所述散热体的一部分。
进一步,所述盖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散热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散热体为铝或铝合金。
进一步,所述电热体为电加热管和电加热丝。
进一步,所述散热体的管道和散热翅片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散热体的断面外围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所述电热体与所述散热体和盖板之间设置导热绝缘材料。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电两用采暖散热器,同时具备电暖和水暖系统的优点,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管道的管壁固定电加热体,盖板兼顾电热体安装固定和散热功能,安装维护方便,而且占用空间小,可以根据车厢内的安装位置任意改变其形状,通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散热体1,电热体2,管道3,散热翅片4,容纳腔5,盖板6,螺栓7,导热绝缘材料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电两用采暖散热器,包括散热体1和电热体2,散热体1的中心是用于通过导热液体(热水或蒸汽)的管道3,用于给车厢内的环境加热的热水和蒸汽在管道3内流动,管道3的一端为热水或蒸汽的入口,另一端是出口,管道3的入口与每节车厢车端部的锅炉连接,锅炉烧开热水后送入管道3内。在管道3的外围设置若干散热翅片4,散热翅片4呈放射状设置在管道3的外围,有效增加整个散热体1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管道3和散热翅片4采用传导系数高的铝或铝合金,并为一体成形的结构,以简化整体结构,保证结构强度,同时利于加工。
在散热体1上具有容纳腔5,容纳腔5设置在管道3外侧的管壁上,用于设置容纳腔5的管壁部分适当加厚,本实施例中,容纳腔5设置在管道3的底部位置,容纳腔5为半圆形,电热体2安装在容纳腔5内,为便于安装,电热体2采用电加热管和电加热丝,盖板6上同样具有半圆形的容纳腔,盖板6通过螺栓7与散热体1固定连接后,盖板6与散热体1共同将电热体2夹紧固定,本实施例中,盖板6的上表面和散热体1管壁的底部的安装面均为平面,这种结构不但有利于电热体2的安装和维护,同时也极大地简化了散热器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盖板6上也同样设置有散热翅片4,盖板6与散热体1一样采用传导系数高的铝或铝合金,盖板6成为散热体1的一部分,这样尽可能地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重平车的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动能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