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分离与泡沫分离联用式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3386.2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3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汪德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德进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605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泡沫 联用 重金属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膜分离与泡沫分离联用式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泡沫分离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时,都是单独工艺处理,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起来比较困难,会出现进水不稳的现象,泡沫浮选效果也不好,会夹带大量废水。
本处理系统最大优势是将MBR工艺和泡沫分离工艺联合组成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膜分离与泡沫分离联用式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膜分离与泡沫分离联用式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相互配合的MBR系统和泡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系统包括有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中设有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束状膜组件,所述反应器主体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废水槽连通,所述废水槽中设有搅拌器;所述泡沫分离装置包括有泡沫分离柱,所述泡沫分离柱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主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泡沫分离柱的底部设有气体分离器,所述气体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且管道中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缓冲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增湿器,所述增湿器的进气管道中设有气泵,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主体的出气口连通,且管道中也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泡沫分离柱的溢出口通过管道与泡沫收集器连通。
所述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束状膜组件浸于反应器主体内,下端设有曝气管以提供水流循环动力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浸于反应器主体内,所述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束状膜组件中微滤膜孔径为0.1~0.2μm,膜过滤面积为0.2m2。
整个装置分为MBR系统和泡沫分离,反应器主体部分均由有机玻璃制成。MBR工艺曝气池,有效容积为5L,水力停留时间为5h左右,内置1个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束状膜,微滤膜孔径为0.1~0.2μm,膜过滤面积为0.2m2。膜组件装置 浸于反应器内,下端设有曝气管以提供水流循环动力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并具有利用气泡振动膜表面来抑制污泥附着及供氧的功能。MBR工艺出水进入泡沫分离柱内,鼓泡气体由气泵提供,经增湿器、缓冲器、流量计及阀门,由浮选柱底部的气体分布器进入废水中。泡沫经顶部溢出,进入泡沫收集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原水在经过MBR工艺作用之后,进入泡沫分离水质要远远好于原水。
(2)从鼓泡效果方面考察,MBR反应器中相对稳定的污泥浓度和污泥沉降性保证了正常进水,避免了进水不稳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泡沫浮选柱内鼓泡效果,提高了气液传质效率。
(3)MBR反应器内部分重金属已进行了分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气液传质阻力,有利于缓解泡沫浮选柱内气泡上浮不起来的现象,也大大减少泡沫夹带废水。
(4)此工艺如果应用于实际工程,可以结合季节性用水、原水水质,同时参照不同的水质标准,适当调节水力停留时间、出水比例、以及泡沫浮选柱运行状况,在达到出水水质标准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膜分离与泡沫分离联用式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相互配合的MBR系统和泡沫分离装置,MBR系统包括有反应器主体11,反应器主体11中设有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束状膜组件以及真空压力表12,反应器主体1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废水槽1连通,废水槽1中的废水通过蠕动泵2将水打入到反应器主体11中,废水槽1中设有搅拌器3;泡沫分离装置包括有泡沫分离柱10,泡沫分离柱10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主体11的出料口连通,泡沫分离柱10的底部设有气体分离器9,气体分离器9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缓冲器6的出气口连通,且管道中设有气体流量计7,缓冲器6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增湿器5,增湿器5的进气管道中设有气泵4,气泵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主体11的出气口连通,且管道中也设有气体流量计7,泡沫分离柱10的溢出口通过管道与泡沫收集器13连通。
所述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束状膜组件浸于反应器主体11内,下端设有曝气管以提供水流循环动力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浸于反应器主体11 内,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束状膜组件中微滤膜孔径为0.1~0.2μm,膜过滤面积为0.2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德进,未经汪德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3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场污水回用处理系统
- 下一篇:净水用活化复合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