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复合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2259.0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娟;赵振宙;叶芬;原红红;李涛;陈景茹;郑源;赵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3G6/04;H02N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复合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和光热的屋顶复合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日趋见涨,尤其体现在电力行业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寻找新型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已迫在眉睫,为建筑物配备不间断供电或自备发电系统不但方便自身,也能减轻发电厂的负担。风能与太阳能作为两大可再生能源已有诸多应用,但是目前市场上投入运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产品功能单一:单纯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系数不高,运行不稳定;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的转化率不搞,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率最高达24%,造成太阳辐射能的大量损失。太阳能光电技术成本高,光热技术成本相对较低,将太阳能光电光热一体化将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综合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和光热的屋顶复合发电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复合发电装置包括与屋顶平行布置且留有间隙的复合发电板,所述复合发电板包括表层的光伏电池、中间的集热板和背面的金属板,所述复合发电板上开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向外延伸有烟囱,所述烟囱内安装有风力发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增加气流与金属板的换热面积,所述金属板的背面向屋顶延伸有S型鳍片,所述S型鳍片从烟囱根部向金属板的边沿辐向分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光伏电池的背面增加气流通道,配合烟囱内安装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利用烟囱效应,可有效利用集热板加热气流形成的风能,实现了对太阳能的光电和光热的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烟囱;2风力发电机;3复合发电板;4光伏电池;5集热板;6金属板;7S型鳍片;8屋顶;9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与屋顶8平行布置且留有间隙9的复合发电板3,复合发电板3上开有贯通孔,贯通孔向外延伸有烟囱1,烟囱1内安装有风力发电机2。如图2所示,复合发电板3包括表层的光伏电池4、中部的集热板5和背面的金属板6,金属板6的背面向屋顶延伸有S型鳍片7。如图3所示,S型鳍片7从烟囱1根部向金属板6的边沿辐向分布。
使用时,在光伏电池4吸收太阳光能发电的同时,集热板5吸收太阳的热能并传导到金属板6上。空气进入间隙9,与金属板6与S型鳍片7接触后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后上浮,带走烟囱1底部部分空气,使烟囱1底部形成负压,利用烟囱效应,推动烟囱1内安装的风力发电机2发电,然后排出。进而外界气压大于间隙9与烟囱1组成的流道内的气压,外界空气被压入流道,形成持续不断的空气流循环流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2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