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屏蔽雷达信号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2077.3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应存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日月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9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3151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雷达 信号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屏蔽雷达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军民用雷达系统随着装备性能和技术要求的提高,对设备配套用电线电缆的要求有较多的特殊性能,同时具有节省空间、重量轻等特点。作为雷达配套用电线电缆要求耐寒、耐候、不粘连、柔软、耐油、抗干扰等特性,同时要节省空间、重量轻,安全保障要求较高。但是,已有的常规普通电缆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为此,中国专利CN201220221137.6公开了一种编织屏蔽型雷达用软电缆,绝缘线芯多根绞合成缆构成电缆缆芯,所述缆芯间隙设有无卤填充层,所述缆芯外依次设置有无卤带绕包层、镀锡无氧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设置一根镀锡无氧铜丝绞合软引流线。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具备耐寒、耐候、不粘连、柔软、耐油、抗干扰等特性。但是,也存在一个明显不足,即:重量较重,阻燃性差,且抗电磁脉冲的性能不佳,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电磁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强屏蔽雷达信号电缆,其不仅重量更轻、强度更好,而且实际应用中电磁干扰更小。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屏蔽雷达信号电缆,包括三组线芯,所述线芯由导体以及包裹于导体外的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构成,所述绝缘层外包覆有半导电屏蔽层,所述三组线芯绞合成束构成缆芯,所述缆芯间隙设有无卤填充层,所述缆芯外绕包有软纤维隔离层,所述软纤维隔离层外纵包一层轧纹裸铜带,所述隔离层与铜带之间纵向放置一根泄流线构成铜带屏蔽层,所述护套层设于电缆的最外围。
作为优选,导体截面积为0.5~2.5mm2,导体绞线节距为10-12倍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体与护套之间设有一麻纱编织加强层。
作为优选,所述泄流线截面积不小于导体截面积三分之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选用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替代以前的云母带绕包+绝缘层,不但具备很好的机械物理性能,同时具备了优异的耐火性能,更重要的是大大减轻了电缆重量。采用在线芯外包覆有半导电屏蔽层,在成缆缆芯上包覆铜带屏蔽层加泄流线的屏蔽结构,有助于防止屏蔽层氧化现象,提高电磁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导体,2为绝缘层,3为半导电屏蔽层,4为填充层,5为隔离层,6为铜带屏蔽层,7为泄流线,8为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强屏蔽雷达信号电缆,包括三组线芯,所述线芯由导体1以及包裹于导体外的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2构成,所述绝缘层2外包覆有半导电屏蔽层3,所述三组线芯绞合成束构成缆芯,所述缆芯间隙设有无卤填充层4,所述缆芯外绕包有软纤维隔离层5,所述软纤维隔离层5外纵包一层轧纹裸铜带,所述铜带内纵向放置一根泄流线7构成铜带屏蔽层6,所述护套层7设于电缆的最外围。其中,导体截面积为0.5~2.5mm2,导体绞线节距为10-12倍之间,所述屏蔽体与护套之间设有一麻纱编织加强层,所述泄流线截面积不小于导体截面积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雷达信号电缆结构所作的改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变化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日月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日月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2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天用耐强辐射耐高温电缆
- 下一篇:低烟耐火加强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