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边梁的成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2016.7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曹月明;杨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部件厂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71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成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复杂零部件的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车身边梁的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边梁为汽车驾驶室类零部件,采用薄板料成形,主要起支撑驾驶室,衔接车身侧围、车身地板的作用。车身边梁类零部件采用冲压工艺制得,如果采用传统的工艺设计模式,左右件分模制作,通常会使用较厚的材料,这不仅对汽车的轻量化没有贡献,同时也会提高产品前期的开发成本,也浪费了材料,关键是大幅增加了后期零件的制造成本,使产品没有竞争优势。
目前,对于汽车车身边梁的冲压生产,已出现采用左右件共模(左右件共用一套模具成形,再分割为对称的两件)的制作模式,虽然可以节约产品前期的开发成本,但是产品的回弹很难消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车身边梁的成形模具,采用的是左右件共模结构,是目的是消除薄板料边梁的回弹、提高产品的强度,提高材料利用率及降低后续产品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车身边梁的成形模具,采用的是左右汽车车身边梁共模结构,包括上模、下模,上模由上模基座、与上模基座导向配合的上模顶出块组成,上模顶出块由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凹模组成,下模由下模基座、固定在下模基座上的凸模组成,其特征在于:凹模的型腔为一盒形型腔,凹模的型腔底部中间分割废料区沿长度方向设有矩形反向吸料筋,凹模的型腔底部其余区域设有横竖相间的正向加强筋;凸模的结构与凹模的结构对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左右件共模结构,可以减少一套模具制造费用,同时可以提高零件材料的利用率;凹模的分割废料区采用了反向吸料筋,可有效消除薄板料拉延回弹的作用,节省了制造成本;凹模的型腔底部其余区域采用了正向加强筋,既能有效提高零件的骨骼强度,也确保了零件的骨骼精度,同时可以使薄板料零件起到厚板料该有的强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图2 是上模顶出块的仰视图。
图3是下模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1.下模,2.上模基座,3.上模顶出块,4.基座,5.凹模,6.横竖相间的正向加强筋,7.矩形反向吸料筋,8.下模基座,9.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下:一种汽车车身边梁的成形模具,采用的是左右汽车车身边梁共模结构,包括上模、下模1,上模由上模基座2、与上模基座导向配合的上模顶出块3组成,上模顶出块由基座4、固定在基座上的凹模5组成,下模由下模基座8、固定在下模基座上的凸模9组成,凹模5的型腔为一盒形型腔,凹模的型腔底部中间分割废料区沿长度方向设有矩形反向吸料筋7,凹模的型腔底部其余区域设有横竖相间的正向加强筋6;凸模9的结构与凹模5的结构对应。
所述横竖相间的正向加强筋6,表达的是:加强筋凸出凹模的型腔底部,定义为“正向加强筋”。
所述矩形反向吸料筋7,表达的是:吸料筋凹入凹模的型腔底部,定义为“反向吸料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上模通过冲床向下压合,与下模贴合后,上模顶出块通过冲床双动块进行再次深拉延,就可以冲压成型;利用凹模5上的矩形反向吸料筋7和横竖相间的正向加强筋6进行冲压拉延,一方面可以消除薄板料在切开时产生的回弹的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零件的骨骼强度,同时也节约了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部件厂,未经东风汽车部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2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退料导向机构
- 下一篇:重卷机组次品输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