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迈克尔逊干涉仪液体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81836.4 | 申请日: | 201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4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玉;赵文娟;徐强;韩一平;李平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J9/02 | 分类号: | G01J9/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 地址: | 71006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迈克 干涉仪 液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液体折射率时使用的液体槽。
背景技术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分振幅双光束干涉仪,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一种仪器,被广泛应用于长度精密计量和光学平面的质量检验及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中,并可用它测量光波的波长、微小长度、光源的相干长度以及研究温度、压力对光传播的影响等等。
专利号为9520776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迈克尔逊干涉仪,它具有基座,在基座的一侧与基座的基面平行的光轴上依次设有扩束镜、分光板、补偿板、固定镜,在基座的另一侧的光轴上设有微型移动器,在微型移动器上固定有移动镜,移动镜可沿光轴移动以调节位置,移动镜的移动通过丝杆或齿轮实现。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经扩束镜扩束,在观测屏处观察干涉现象。
如图1所示,图1为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图。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分束板G1上,分束板G1与入射光束方向呈45°角放置,分束板G1的一个表面镀有半反射、半透射膜,使射到其上的光线分为光强度几乎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当光照到分束板G1上时,在半透膜上分成相互垂直的两束光,其中一束光(图1中实线部分)被分束板G1垂直反射到第一平面反射镜M1上,另一束光(图1中虚线部分)透过分束板G1入射到位于分束板G1水平光轴后方的第二平面反射镜M2上。到达第一平面反射镜M1的光经M1反射再次经过分束板G1透射后到达观测屏L上,到达第二平面反射镜M2的另一束光经M2反射后也再次经过分束板G1反射到达观测屏L上,实验者可在观测屏L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为了消除光程差,在分束板G1和第二平面反射镜M2之间设置有补偿板G2,补偿板G2与分束板G1平行,以此保证在计算两束光的光程差时,只需计算两束光在空气中的光程差。
当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液体折射率时,将待测液体装在方形玻璃槽B内,将玻璃槽B放置于固定有第一平面反射镜M1的移动平台上,玻璃槽B与第一平面反射镜M1一起随移动平台移动。由于玻璃具有一定的厚度,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常会在补偿板G2和第二平面反射镜M2之间放置同样的装有待测液体的玻璃槽B’,由此使得计算步骤更加复杂,也提高了实验仪器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液体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迈克尔逊干涉仪液体槽,所述液体槽放置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移动平台上,所述移动平台上固定有第一平面反射镜,所述液体槽是由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长方体形槽体,在所述液体槽朝向第一平面反射镜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外侧壁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为沿液体槽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为间隔设置于所述外侧壁底部的凸块,所述凸块为长方体或正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槽的壁厚为0.3~1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槽内宽度为1.5~2.2毫米。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PC塑料制作液体槽,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容易实现,不仅可以有效减小液体槽的壁厚,而且成本低,通过减小液体槽厚度以降低液体槽对光束光程的影响,在补偿板与第二平面反射镜之间则可以不用再放置液体槽,从而简化实验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1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