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圆外方混凝土单肢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1647.7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方 混凝土 单肢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单肢梁,具体是一种内圆外方混凝土单肢梁。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在进行预制房屋部品部件产业化的变革,国内预制房屋部品部件产业化基地已经有25家。不久的将来,我国混凝土房屋建造将会逐渐由现场浇捣向工厂化预制方向发展。预制房屋部品部件应该具有是强度高,承载能力强;刚度大,变形小;质量轻,便于吊装;自重小,保温隔声的优点,同时可以节约混凝土,减少耗材,降低碳排放量。现在工厂化预制房屋部品部件,特别是基本部件如单肢梁,其性能没有实质性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圆外方混凝土单肢梁,强度高、承载能力强、刚度大、质量轻,同时节省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圆外方混凝土单肢梁,包括内圆外方混凝土管、插筋和纤维层,内圆外方混凝土管包括外方形管和内圆形管,在外方形管和内圆形管之间均匀放置钢筋,三者通过混凝土连接为一体;插筋包括主插筋、挂钩和插筋锚板,主插筋和挂钩都固定在插筋锚板上,插筋锚板插在内圆形管内且焊接在钢筋的一端;纤维层设置在内圆外方混凝土管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选择的内圆外方混凝土管的长度为3~6m,内圆形管的直径为120~180mm。
本实用新型选用外方形管的截面为300×300mm。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插筋锚板直径为120~180mm,略小于内圆形管的直径,其厚度为3~4mm;主插筋的直径为12~14mm,挂钩的长度为300~500mm。
优选地,主插筋比挂钩长600mm。
本实用新型中纤维层包括粘胶层和碳纤维层,粘胶层采用环氧树脂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外方形管和内圆形管之间浇入C60~C80高强混凝土,二者之间均匀分布的钢筋采用Ⅲ级或Ⅳ级钢筋,其承载能力强、强度大、质量减轻了,与传统的浇注相比节约了20~30%的混凝土及钢筋材料;插筋是用挂钩挂在预制的内圆外方混凝土管的一端,用来限制接头处混凝土的浇注范围,以补偿收缩的高强混凝土,使其变形量减小、刚度增大;碳纤维层粘贴在单肢梁下部,使得单肢梁的抗拉强度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圆外方混凝土管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插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圆外方混凝土管,11、外方形管,12、内圆形管,13、钢筋,2、插筋,21、主插筋,22、挂钩,23、插筋锚板,3、纤维层,31、粘胶层,32、碳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圆外方混凝土单肢梁,包括内圆外方混凝土管1、插筋2和纤维层3,内圆外方混凝土管1包括外方形管11和内圆形管12,在外方形管11和内圆形管12之间均匀放置钢筋13,其中外方形管11、内圆形管12及钢筋通过钢筋连接为一体;纤维层3设置在内圆外方混凝土管1的下部;如图3所示,插筋2包括主插筋21、挂钩22和插筋锚板23,主插筋21和挂钩22都固定在插筋锚板23上,插筋锚板23插在内圆形管12内且焊接在钢筋13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在外方形管11和内圆形管12之间浇入C60~C80高强混凝土,形成内圆外方混凝土管1,其中内圆外方混凝土管1的长度为3~6m。具体尺寸根据不同的部品部件选择,内圆形管12的直径为120~180mm;外方形管11的截面为300×300mm。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13和插筋2都采用Ⅲ级或Ⅳ级钢筋,根据不同的部品部件选择具体规格型号:插筋锚板23的直径为120~180mm,略小于内圆形管12的直径,其厚度为3~4mm;主插筋21的直径为12~14mm,挂钩22的长度为300~500mm;主插筋21比挂钩22长600mm。
本实用新型中的纤维层3包括粘胶层31和碳纤维层32,粘胶层31采用环氧树脂胶。
本实用新型的单肢梁在外方形管11和内圆形管12之间浇入C60~C80高强混凝土,二者之间均匀分布的钢筋13采用Ⅲ级或Ⅳ级钢筋,其承载能力强、强度大、质量减轻了,与传统的浇注相比节约了20~30%的混凝土及钢筋材料;插筋2是用挂钩22挂在预制的内圆外方混凝土管1的一端,用来限制接头处混凝土的浇注范围,以补偿收缩的高强混凝土,使其变形量减小、刚度增大;碳纤维层32粘贴在单肢梁下部,使得单肢梁的抗拉强度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1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塑扶手及其挤出模具
- 下一篇:一种带静刚度的粘滞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