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炭黑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1039.6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容;郭驷骏;朱治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焦化化工发展商社 |
主分类号: | B01J8/10 | 分类号: | B01J8/10;B01J19/18;C09C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黑 氧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黑生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炭黑氧化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色素炭黑可用于制造油墨、涂料、皮革、塑料等产品,应用十分广泛。在色素炭黑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对炭黑物料实施氧化处理。
现有对炭黑物料实施氧化处理普遍采用的是硫化床反应器,硫化床反应器采用的是气相氧化技术,以臭氧为氧化剂,使炭黑物料不断地与氧化剂接触氧化。流化床反应器具有气固传质,床层温度均匀,颗粒流动平稳,传热效率高,氧化性能高等特点。但是流化床反应器具有投资成本高,炭黑处理量小的缺陷,而且流化床反应器的氧化过程是强放电过程,其氧化过程比较复杂,具有一定得危险性,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资成本低,炭黑处理量大,而且氧化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连续化生产的炭黑氧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炭黑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筒、电热丝、转轴、驱动电机;
所述反应筒是一导热的筒体,反应筒的外周包覆有一层保温外壳;
所述电热丝位于保温外壳内,且均匀绕设于反应筒的外周面上;
所述转轴伸入反应筒的内腔,转轴的中心轴线与反应筒的中心轴线重合,转轴上固定有多柄刮刀;
各刮刀均位于反应筒的筒腔内,并沿反应筒的轴向均匀布设,各刮刀与反应筒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落地物上,驱动电机的动力轴与转轴机械连接;
所述反应筒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出气管、进料管、出料管,所述进气管、出气管、进料管、出料管分别延伸至保温外壳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筒上设有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炭黑氧化装置,利用热空气中的氧气与旋转时的炭黑物料充分、均匀接触实现热氧化处理,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炭黑处理量大,而且氧化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炭黑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炭黑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筒1、电热丝2、转轴3、驱动电机4;
所述反应筒1是一导热的筒体,反应筒1的外周包覆有一层保温外壳5;
所述电热丝2位于保温外壳5内,且均匀绕设于反应筒1的外周面上;
所述转轴3伸入反应筒1的内腔,转轴3的中心轴线与反应筒1的中心轴线重合,转轴3上固定有多柄刮刀6;
各刮刀6均位于反应筒1的筒腔内,并沿反应筒1的轴向均匀布设,各刮刀6与反应筒1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驱动电机4安装在落地物上,驱动电机4的动力轴与转轴3机械连接;
所述反应筒1上设有热电偶7,并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11、出气管12、进料管13、出料管14,所述进气管、出气管、进料管、出料管分别延伸至保温外壳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采用油炉法、混气法、槽法等生产方法制造色素炭黑的生产过程中,对炭黑物料实施氧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炭黑物料从进料管13送入反应筒,通过电热丝对反应筒内的炭黑物料及空气进行加热,并利用驱动电机驱动转轴以匀速持续转动,转轴上的各个刮刀也随之转动,从而对反应筒内的炭黑物料及热空气进行持续的搅拌,使炭黑物料与热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氧化;
在整个氧化反应过程中,将经过高温预热后的预热空气从进气管11持续的送入反应筒,不断地给反应筒内提供氧气,使得炭黑物料能充分的热反应,氧化反应后的尾气则在整个氧化反应过程中持续的从出气管12排出,经冷却后排放;
反应筒内的炭黑物料氧化反应结束后,从出料管14排出,再冷却至常温后进入炭黑贮槽,经人工称量后包装入库;
电热丝的发热温度可通过热电偶7反馈给电热丝控制设备(比如温度控制仪),以便于控制电热丝的发热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焦化化工发展商社,未经上海焦化化工发展商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1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螺旋搅拌破碎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酸异丁酯的催化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