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音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80869.7 | 申请日: | 201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税;梁永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妙(制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永进 |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莞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音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设备的扩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便携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等除了典型的基本功能外,还包含游戏机、音乐播放器、录音等更多的功能。然而,这些便携设备的播放多采用耳机或内置小型扬声器,其中耳机只满足个人欣赏,而内置扬声器功率小,音量不高,音质不高,有时将扬声器开到最大音量还会有杂音出现,通常使用者只能通过外接扬声装置来提高音量,这无疑提高了使用成本,而且也使电子设备的耗电量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表美观、无须电源、利用共振达到扩音效果的便携设备扩音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扩音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1)、支撑杆(2)和底座(3);所述支架(1)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底部设置有收音孔(5);所述支撑杆(2)为管状结构,上部与收音孔(5)连通;所述底座(3)正面设置有放音大孔(7),底座(3)内部设置一支由细变粗的曲线形管道(6),所述管道(6)的细端与支撑杆(2)的下部连通,所述管道(6)的粗端与放音大孔(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述凹槽(4)用于放置便携设备,所述收音孔(5)位置与便携设备扬声器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一壳体(8),所述壳体(8)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支架(1)、支撑杆(2)均设置在壳体(8)内部。
进一步的,述凹槽(4)的形状与放入的便携设备的外形尺寸相配。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1)与底座(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
本实用新型的扩音原理如下:当放置在凹槽里的便携设备发出的声音经过收音孔传播进入曲线型管道,管道一方面减少了声音向四处扩散,另一方面声音在管道中反射并引起共振,使得声波的振幅得到叠加,并沿着逐渐变粗的管道继续传播,振幅进一步显著叠加,最后由放音大孔播放出来的声音,音量增大,音质得到改善且保持了原音的细腻,使声音呈现出最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需添加任何的扩音电路及扬声器来增加音量与改善音质,成本低廉,且外壳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满足人们同时对外观和性能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支撑杆2和底座3;所述支架1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底部设置有收音孔5;所述支撑杆2为管状结构,上部与收音孔5连通;所述底座3正面设置有放音大孔7,底座3内部设置一支由细变粗的曲线形管道6,所述管道6的细端与支撑杆2的下部连通,所述管道6的粗端与放音大孔7连接。
所述凹槽4用于放置便携设备,凹槽4的形状与放入的便携设备的外形尺寸相配。如图3所示,所述收音孔5位置与便携设备扬声器位置相对应。其用处是用来承托便携设备10,且使便携设备10发出的声音尽可能完全被收音孔5收集。
使用时,便携设备10播放出的声音被收音孔5收集后从支撑杆2的管状结构进入底座的曲线形管道6,一方面减少了声音的扩散,同时声音经过管壁的反射,引起共振,声波的振幅叠加,由细变粗的管道设计使共振效果更加明显,达到成倍放大声音的效果。因此当声音从放音大孔7播放出来时,音量增大,且保持了原音的细腻,使得声音呈现最佳效果。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外观更加的美观,还可以设计还一壳体8,所述壳体8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支架1、支撑杆2均设置在壳体8内部。外壳8外部造型可千变万化不限于规则的长方形、圆形、梯形等等,还可设计成卡通人物、动物等等,使设备外观显得更加美观。
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与底座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可以是整个设备在承载便携设备时更加的稳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的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妙(制作)有限公司,未经奇妙(制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0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汽封背弧现场铣切机
- 下一篇:一种装有聚光透镜的光伏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