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显示碳足迹消耗量/流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0682.7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6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慧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显示 足迹 消耗量 流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显示碳足迹消耗量/流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能源使用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通常,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用二氧化碳当量(CO2e,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来表示。碳足迹标示个人或者团体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即“碳耗用量”。目前,碳足迹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有关环保及相关决策的新坐标。
一般来说,碳足迹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包括生命周期评估(LCA,Life Cycle Assessment)法和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来计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很多知名企业已将“低碳经济”和“碳足迹”作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CRS),实现企业新飞跃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中国这些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不少企业早已有与之相符合的思路和理念。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除了主动减少碳排放,通过植树或其他吸收二氧化碳的行为进行碳补偿、碳抵消之外,还需要进行能效检测,不能只是盲目地更新节能设备。特殊地,对生活或生产中所使用的计算机能效检测是一个容易想到的方面。更进一步,更需要将能效检测转化为电能碳足迹的检测,直接展示电能碳足迹,从而有助于计算机使用者/制造商更加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节能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直观、准确地显示碳足迹消耗量/流量的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显示碳足迹消耗量/流量的装置,包括:
网络模块、流量获取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电能碳足迹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
其中,
所述网络模块、流量获取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以及电能碳足迹计算模块依次连接,并且所述流量获取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以及电能碳足迹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
所述流量获取模块,其获取所述网络模块的流量信息,并将所述流量信息传输至所述显示模块;
所述电能计量模块,其计算装置中各部件的累计消耗电能,并将电能消耗值传输至所述电能碳足迹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电能碳足迹计算模块,其根据所述电能消耗值计算电能碳足迹消耗量,并将所述电能消耗值和电能碳足迹消耗量传输至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其显示所述流量信息、电能消耗值和电能碳足迹消耗量。
优选地,还包括:
存储模块,其存储所述流量信息、电能消耗值和电能碳足迹消耗量。
优选地,还包括:工作时长读取模块,其读取装置中系统日志的开机时长信息,并将该开机时长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网络模块为网卡。
优选地,还包括:
指示模块,其包括三个指示单元,三个指示单元分别用于指示所述流量信息、电能消耗值和电能碳足迹消耗量的当前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指示单元具有两种显示状态,若所述流量信息、电能消耗值和电能碳足迹消耗量中的其中一个数值超过其自身的阈值时,其对应的指示单元采用红色显示告警状态;
若所述流量信息、电能消耗值和电能碳足迹消耗量中的其中一个数值未超过其自身的阈值时,所述指示单元采用绿色显示正常状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够显示碳足迹消耗量/流量的装置,可准确、无误地显示出装置中碳足迹消耗量/流量的数值,便于使用者可有效地、实时地了解到装置的碳耗用量,有利于更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显示碳足迹消耗量/流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网络模块;2:流量获取模块;3:电能计量模块;4:电能碳足迹计算模块;5: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显示碳足迹消耗量/流量的装置,其包括:
网络模块1、流量获取模块2、电能计量模块3、电能碳足迹计算模块4和显示模块5。
其中,该网络模块1为网卡,或者可以为与网卡具有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其他现有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慧,未经马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0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器件复用系统
- 下一篇:实现文件拖曳功能的电子触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