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0570.1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8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成;范芳玲;袁红心;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莱克气割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管子 相贯线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金属管子切割机,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管架结构中的管子相贯线端头、管子弯头以及管子三通的端头进行切割的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属于数控切割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控管子相贯线切割机,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由车头箱,卡盘,切割头滑座,可调托架组成。在这种类型的切割机上只能切割直管。是一种对钢管结构件中管子与管子焊接部位的相贯端头或孔进行自动计算和切割的自动切割机。被切割工件均是直管。但管件系列中常常有很多管子弯头和三通件需要切割,成为切割工作中的难题。如何才能在同一台数控相贯线切割机上设法进一步扩大功能;既能切割直管、又能切割弯管、三通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发上述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设备、对我国相关工业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以解决现有的切割机只能切割直管,而对弯管、三通管等非直管不能切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在切割机车头箱1的一侧设有切割直管上的相贯线孔的切割工位3;被切割直管5的一端由卡盘固定,被切割直管5的外管壁由切割工位3与托架4固定;在切割机车头箱的另一侧还设有被切割弯头7和管子三通的工位;该工位的夹具6的主轴与车头箱为同一主轴。
切割工位3在车头箱右侧为直管切割;切割工位3在车头箱左侧为弯头或三通工件切割;切割工位从左到右是沿同一组导轨运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即在切割机的左右方向各自切割不同类型的工件使得工件的装夹和参数的调整变得比较方便。切割直管的卡盘和切割 三通以及弯头的专用夹具之间也不用互换。而且由于弯头和三通工件在旋转时回转半径较大,机器的左面夹具下方就不设置底板。而右边因为切割直管需托架必须有底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管子相贯线切割机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的切割头滑座在右边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的切割头滑座在左边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其中:1为切割机车头箱,2为卡盘,3为切割工位,4为托架,5为被切割直管,6为夹具,7为被切割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在切割机车头箱1的一侧设有切割直管上的相贯线孔的切割工位3;所述的被切割直管5的一端由卡盘2固定,被切割直管5的外管壁由切割工位3与托架4固定;在切割机车头箱的另一侧还设有被切割弯头7和管子三通的工位;该工位的夹具6的主轴与车头箱为同一主轴。
在进行直管的切割时,切割工位3在图中车头箱的右面。
请参阅图5、图6所示,在进行弯头或三通工件的切割时,切割工位在图中车头箱的左边。切割工位从左到右是沿同一组导轨运动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管子相贯线切割机,即在切割机的左右方向各自切割不同类型的工件使得工件的装夹和参数的调整变得比较方便。切割直管的卡盘和切割三通以及弯头的专用夹具之间也不用互换。而且由于弯头和三通工件在旋转时回转半径较大,机器的左面夹具下方就不设置底板。而右边因为切割直管需托架必须有底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莱克气割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莱克气割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0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替换的鞍座垫
- 下一篇:机动车车体侧部与下部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