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记号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0159.4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7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陶文华;李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红叶视听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5/08 | 分类号: | B43K5/08;B43K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6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记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在白板上书写的记号笔。
背景技术
记号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其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目前的记号笔包括带笔杆腔的笔杆、安装在笔杆前端的笔芯、安装于笔杆腔前端的卷包芯,墨水可以存储在卷包芯内,笔芯的尾端插入卷包芯内,在笔杆腔的尾端设置有封闭的硬质墨水囊,墨水囊与笔杆腔内壁之间气密封且可沿笔杆腔内壁轴向移动,卷包芯之后的笔杆腔内还有一个具有导流孔的密封座,密封座固定连接在笔杆腔内,墨水囊、密封座和笔杆腔室的内壁围成独立腔室,在独立腔室中还装有用于支撑墨水囊的海绵圈;书写过程时,当笔芯上的墨水由浓变淡后,停止书写,向下按墨水囊,墨水经密封座上的导流孔流入卷包芯,笔芯吸取墨水,松开墨水囊,然后继续书写。
上述结构的记号笔存在的主要缺点是:记号笔内部结构较复杂,在书写过程中,当笔芯上的墨水不能满足书写要求时,需要中断书写并按压墨水囊,然后才能继续书写,浪费时间,记号笔使用不方便;此外,记号笔在放置一段时间后,笔内的墨水会有沉淀,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下墨的流畅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下墨流畅的记号笔。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记号笔,包括带笔杆腔的笔杆、旋合在笔杆尾端的尾盖、安装在笔杆前端的笔芯、安装于笔杆腔前端的卷包芯,墨水可存储在卷包芯内,笔芯的尾端插入卷包芯内,其特征在于:笔芯尾端的笔杆腔内设置有控制进入卷包芯内的墨水流量的控制阀,控制阀与尾盖之间形成密闭的贮墨腔,在贮墨腔内放置有小球,晃动笔杆时,小球可在贮墨腔内沿任意方向滚动、使墨水混合均匀;控制阀包括导墨杆、封盖和弹簧,封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长形槽、贮墨腔内的墨水可通过长形槽流入到封盖内腔中,导墨杆上靠近笔芯的前端部位设置有锥形凸台,导墨杆上靠近尾盖处设置有台阶,弹簧套装在台阶后的导墨杆上,封盖固定连接在卷包芯尾端的笔杆腔内,导墨杆位于封盖内腔内、且锥形凸台的外圆锥面与封盖内腔的端部孔相接触,导墨杆前端从封盖内腔的端部孔中伸出,导墨杆前端与笔芯尾端相接触,封盖将弹簧限定在台阶与封盖的底部之间,弹簧的作用力使锥形凸台的外圆锥面与封盖内腔的端部孔紧密接触且相互密封,向内按动笔芯,可使导墨杆在封盖内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记号笔,其中,封盖内腔的端部孔为圆柱孔,弹簧的作用使锥形凸台的外圆锥面与圆柱孔紧密接触且相互密封。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记号笔,其中,封盖内腔的端部孔为圆锥孔,弹簧的作用使锥形凸台的外圆锥面与圆锥孔紧密接触且相互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笔芯上的墨水由浓变淡且不满足书写要求时,只需在书写过程中将笔芯轻轻往下按动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节约时间;另外,当记号笔被放置一段时间后,只需摇动记号笔,记号笔内的小球沿任意方向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使墨水混合均匀、下墨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记号笔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记号笔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叶视听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叶视听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0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书柜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吹风除臭的鞋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