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969.8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毅昭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28;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焊机。
背景技术
焊机在广义上是指能为完成焊接过程提供所需能源和运动,包括焊丝和焊炬运动及控制系统的设备。焊接由于灵活简单方便牢固可靠,焊接之后甚至与母材同等强度的优点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如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容器等。在工业制造中,一些工件上需要焊接螺旋式焊缝,由于焊接过程中焊缝的走动不是很规则,所以只能采用手工焊进行焊接,造成焊接的工作量大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另外,工人在焊接时工件在转动,工人的操作安全性比较低,而且不能保证焊接的质量。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传统进行的人工焊接,其生产效率低、效果差、质量不稳定;同时,由于手动焊接时间难以把握,会产生较高的温度,会因局部高温使整件工件变型,机器自身也会磨损部件,需要更换,无形中提高了保养费用。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序简单、维护费用低且无磨损、能够避免整件工件变型、可分段式或局部焊接、焊接速度快而准确、有利于实现全自动控制的全自动焊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焊机,包括焊接架台、焊枪、工件焊接连接轴,所述焊接架台上表面中心部位开设一个焊接孔,位于焊接架台底部两侧分别安装遥控芯轴气缸、轴承底座,其中的遥控芯轴气缸与芯轴下端连接;所述轴承底座上开设一中心孔并且工件焊接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该中心孔内,此工件焊接连接轴顶端穿过焊接孔延伸至焊接架台外部并且与焊枪相接;所述轴承底座下方通过同步皮带与电机连接;同时,所述芯轴顶端安装于角度调节座的开孔内,该角度调节座外侧固定安装焊枪,所述焊接架台可为立方体结构。
相应地,所述轴承底座上方安装镀电座组件,位于轴承底座与镀电座组件之间固定设置一个镀电碟组件,所述镀电碟组件下表面覆盖于轴承底座的中心孔上方。
所述角度调节座下方的轴端上固定安装轴承座,位于此轴承座上设置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外端与旋转芯轴气缸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焊机的有益效果为:
(1)可进行全自动控制,把要焊接工件设置在工件焊接连接轴上固定,调效焊枪角度调节座进行定焊点,通过编程控制,先作三边点焊固定,再跟据工件要求可局部焊或全焊,单按键操作,完成整个焊接工序;
(2)可选择360°全方位,实现分段式或局部焊接;
(3)具备引弧、收弧,先点焊固定工件位置,后焊接功能;
(4)焊接速度快而准确,焊接点圆滑无需打磨;
(5)焊接时间准确,从而焊接时使工件产生的温度平均,有效减低因局部高温使整件工件变型;
(6)能配合一般氩弧焊机、二氧化碳焊机使用;
(7)焊接电极及控制电路完全绝缘,从而无短路或触电危险,安全可靠;
(8)机器无磨损部件,零件无需更换,有利于减低保养费用;
(9)仅需进行简单工序,操作员无需具备任何烧焊经验,亦能完成焊接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全自动焊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全自动焊机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焊接架台;2、焊枪;3、角度调节座;4、旋转芯轴气缸组件;5、轴承座;6、关节轴承;7、工件焊接连接轴;8、镀电碟组件;9、镀电座组件;10、轴承底座;11、同步皮带;12、电机;13、遥控芯轴气缸;14、芯轴;15、焊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焊机,包括焊接架台1、焊枪2、工件焊接连接轴7,所述焊接架台1为立方体结构并且位于该立方体上表面中心部位开设一个焊接孔15,位于焊接架台1底部两侧分别安装遥控芯轴气缸13、轴承底座10,其中的遥控芯轴气缸13与芯轴14下端连接,其中的轴承底座10上开设一中心孔并且工件焊接连接轴7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该中心孔内,此工件焊接连接轴7顶端穿过焊接孔15延伸至焊接架台1外部并且与焊枪2相接;所述轴承底座10下方通过同步皮带11与电机12连接,该轴承底座10上方安装镀电座组件9,位于轴承底座10与镀电座组件9之间固定设置一个镀电碟组件8并且该镀电碟组件8下表面覆盖于轴承底座10的中心孔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毅昭,未经林毅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