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河道驳岸绿化生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278.8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再添;郑量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鹭路兴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E02F5/28;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河道 驳岸 绿化 生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城市河道驳岸绿化生态带。
背景技术
如今,绿色环保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重视,而应用领域也已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河道驳岸绿化带作为城市绿色环保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河道综合治理后的美观性和生态性。目前,城市河道绿化带的存水储水功能不好,无法对下雨天的雨水进行充分的收集和利用,只能由市环保部门用专业送水车来浇灌或自来水喷灌,浪费水资源,市政人员投入大,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河道驳岸绿化生态带,对雨水进行充分收集和利用,减少人工浇灌,减少人员投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河道驳岸绿化生态带,包括水泥砌筑的坡面和挡排砌墙,所述的坡面和挡排砌墙形成绿化生态区,所述挡排砌墙下部设置水平的具有渗透过滤孔的隔层,使绿化生态区形成下部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储水区和上部直角梯形的覆土区,所述的覆土区外设置控制器,覆土区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储水区设置有缓施灌溉装置和排污泵,缓施灌溉装置的一端通到覆土区表面,排污泵的底端深入到储水区的底部,所述的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缓施灌溉装置、排污泵导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排污泵为自动搅拌排污泵。
进一步,所述覆土区的坡面上设置土木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城市河道驳岸绿化生态带,将沿河道驳岸坡面砌筑的绿化带分成两个区域,下部为储水区,上部为覆土区,下雨时,雨水一来浇灌覆土区,使种植在绿化带上覆土区的花草得到灌溉,二则多余的雨水通过渗透过滤孔的隔层在下部的储水区汇聚,在天晴后则控制器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所传送的土壤水份的情况来控制缓施灌溉装置将储水区的水抽出,对覆土区的花草灌溉,自动排污泵根据控制器所设置的时间启动,把储水区底部的泥土搅拌并排出储水区。坡面上的土木格栅可以增加覆土与坡面的阻力,增加了整体的稳定和承载力,而且由于格栅的作用,植物生根后,植物、覆土、土木格栅形成一体,提高了绿化生态带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城市河道驳岸绿化生态带,可以对雨水进行充分收集和利用,减少人工浇灌,减少人员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城市河道驳岸绿化生态带,包括水泥砌筑的坡面1和挡排砌墙2,所述的坡面1和挡排砌墙2形成绿化生态区,所述挡排砌墙2下部设置水平的具有渗透过滤孔的隔层3,使绿化生态区形成下部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储水区4和上部直角梯形的覆土区5,所述的覆土区5外设置控制器6,覆土区5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7,所述的储水区4设置有缓施灌溉装置8和排污泵9,缓施灌溉装置8的一端通到覆土区5表面,排污泵9的底端深入到储水区4的底部,所述的控制器6与湿度传感器7、缓施灌溉装置8、排污泵9导线连接。
所述的排污泵9为自动搅拌排污泵。
所述覆土区5的坡面上设置土木格栅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鹭路兴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鹭路兴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