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宫颈锥形切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79001.5 | 申请日: | 201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琼;杨鹰;谢荣凯;李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7/3205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宫颈 锥形 切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切除子宫宫颈的宫颈锥形切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子宫宫颈出现癌前病变需要做锥形切除时,都是采用手术刀或电刀进行锥形切除,这种方法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且手术切割面不规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工,手术切割面为规则的锥形的宫颈锥形切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宫颈锥形切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该拉杆上套装有管状的中央杆,所述拉杆的前端安装有举爪,所述拉杆的后端安装有手柄,该手柄上安装有控制所述举爪开合的控制开关,所述中央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沿着该中央杆的侧壁上下滑动的固定支耳,该固定支耳使用固定螺钉固定,在固定支耳的下方的中央杆的侧壁上滑动安装有支杆,在该中央杆的侧壁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杆的螺钉,在该支杆和所述固定支耳之间安装有刀片。
所述中央杆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螺纹,通过该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母。
所述中央杆的侧壁上还设有刻度。
所述刀片为双刃刀片,该刀片的刀面与该刀片的旋转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根据需要切割的尺寸,选择安装合适尺寸的刀片。使用时,将中央杆前部伸入子宫中,按下控制开关,将举爪张开于宫腔中,便于手术操作时向外牵拉和固定宫颈;根据伸入自宫的中央杆的长度,调节刀片的位置,然后旋转中央杆,刀片做圆锥形旋转,将宫颈需要切割部位环切。
与现有的人工手术刀切割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宫颈锥形切除器操作简便,环切迅速,省时省工,还能够减缓病人的痛苦。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切除器切割形状规则,且手术切除范围足够,便于切除后残余宫颈的手术缝合,便于临床手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宫颈锥形切除器,包括拉杆,该拉杆上套装有管状的中央杆1,该中央杆1能够绕拉杆旋转。在拉杆的前端安装有举爪2,所述拉杆的后端安装有手柄3,该手柄3上安装有控制所述举爪2开合的控制开关4,所述中央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沿着该中央杆1的侧壁上下滑动的固定支耳5,该固定支耳5使用固定螺钉固定,在固定支耳5的下方的中央杆1的侧壁上滑动安装有支杆6,在该中央杆1的侧壁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杆6的螺钉,在该支杆6和所述固定支耳5之间安装有刀片7。
根据需要切割的尺寸,选择安装合适尺寸的刀片7。根据伸入自宫的中央杆1的长度,调节刀片7的位置,使用时,将中央杆1前部伸入子宫中,按下控制开关4,举爪2在子宫内张开,便于手术操作时向外牵拉和固定宫颈,旋转中央杆1,刀片7做圆锥形旋转,将宫颈需要切割部位环切。与现有的人工手术刀切割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宫颈锥形切除器操作简便,环切迅速,省时省工,还能够减缓病人的痛苦。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切除器切割形状规则,且手术切除范围足够,便于切除后残余宫颈的手术缝合,便于临床手术推广应用。
中央杆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螺纹,通过该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母8,将举爪2张开于宫腔中,便于手术操作时向外牵拉和固定宫颈,通过调节固定螺母8与举爪2配合,实现中央杆1的位置固定。
在中央杆1的侧壁上还设有刻度,通过客户便可明确中央杆1进入的深度,避免进入过多戳伤子宫壁。
刀片7为双刃刀片,因为不同人的器官尺寸都不一样,因此将刀片7备置一套,刀片7的刀面与该刀片7的旋转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码识别、识读和微缩制版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学生多用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