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水分活度检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7776.9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56 | 分类号: | G01N25/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张美娟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水分 检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水分活度检定装置,属于食品检定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分活度是食品的重要参数,与食品的加工和储藏密切相关,同样可以用于表示食品的安全与存放时间,因而在食品安全上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测定方法为静态气液平衡法,通过将物料放置在密闭的容器内,由水分蒸发达到平衡,测定水分的蒸汽压或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来求取水分活度。其实现形式有多种可包括导电率、介电常数、密度、重量变化等。但其实质相同,都是测定平衡后的水蒸气分压或空气中的水蒸气量。因平衡需要很长时间,一般至少要30分钟,因而测定过程费事,并且只能测定物料的平均值,无法准确说明物料中的部分,或较小表面,甚至某一点的水分活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十分活度检定装置,都是基于对密闭容器内水分蒸发达到平衡后,测定水分的蒸汽压或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来求取水分活度的方法来设计的。采用这种水分活度检定装置,需要等待水分蒸汽平衡后才可进行测试,费时费力,而且无法检测物料局部部位的水分活度。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食品水分活度检定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水分活度检定装置,包括循环气道1,所述循环气道1沿其通道方向设有风机3,所述风机3后侧设有开度可调的进风口9;所述循环气道1内还设有加湿装置2,温湿度传感器4,测量室5,所述测量室5内设有热电偶6,所述热电偶6测量气流与待检定食品表面的温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物料表面,甚至物料中不同部分,包括很小的面积点的水分活度测量方法,物料不需要进行破碎。并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测量仪器。
首先将一部分空气进行增湿,然后通过调节进风口的开度,混合不同比例的空气达到调节不同湿度的目的,将湿空气与食品接触,经动态的湿热交换湿空气与食品表面可达到恒定的温差,测定该温差,同时测定湿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用不同湿度的空气进行测定,得到不同的温差,进而计算出温差为0时的空气相对湿度,得到水分活度的数值。
本测定装置检测时不需要采用标准物标定,测量精度达到0.01Aw。测温方法若采用热电偶,可实现点测量。测量过程不需要破碎物料,不破坏物料结果和性质,因而可作为无损检测的在线方法应用。
还包括一对调节钮7,所述一对调节钮7分别调节所述进风口9的开度和所述风机3的转速。
还包括显示屏8,所述显示屏8显示所述水分活度的数值。
所述进风口9,风机3,温湿度传感器4,测量室5,加湿装置2在所述循环气道1内顺序设置。
所述循环气道1呈矩形。
所述测温装置6是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测量食品水分活度的过程只需3-5分钟,快速,简便。
2)能够测量待检测物料表面,甚至局部小面积点内的水分活度。
3)无需破碎待检测物料因而可以作为无损检测的应用。
4)测量精度高达0.01Aw。
5)在食品加工储藏,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水分活度检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循环气道,2、加湿装置,3、风机,4、温湿度传感器,5、测量室,6、热电偶,7、调节钮,8、显示屏,9、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食品水分活度检定装置,包括循环气道1,循环气道1沿其通道方向依次设有开度可调的进风口9,风机3,温湿度传感器4,测量室5,加湿装置2。测量室5内放置待测量物料,并用热电偶6分别测量气流和物料表面的温度,从而得到温差。通过多次测量,得到不同的上述温差,再计算出温差为零时的空气相对湿度,得到水分活度的数值。
调节钮7可分别调节进风口9的开度和风机3的转速,从而调节补气量和风速流量,得到不同湿度的空气气流。数次测量后,经计算在显示屏8显示水分活度的数值。
本方法测定快速、准确只需3-5分钟即可得到测量物料水分活度的数值,在食品加工与储藏、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7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