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墨斗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77071.7 | 申请日: | 201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正兵 |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 地址: | 541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墨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工具,具体是一种墨斗。
背景技术
工程上常用墨斗划线来做长直线,特别是在传统的木工行业中墨斗是极为常见的工具,在泥、石、瓦等行业中更是不可缺少的。
常用的墨斗,其结构包括墨仓、线轮、墨线和墨签,墨仓为设置在墨斗前端的一个圆斗,材质为竹木制成,圆斗的前后壁均设有通孔,墨线从通孔中穿过,墨仓内设有蚕丝、棉花或海绵之类的蓄墨材料,倒入墨汁后可以短暂保存。线轮为一个手摇转动的轮,用来缠绕墨线,墨线由线轮经墨仓的通孔牵出。墨线的前端设有线锤,线锤为铁或铜等金属材质制成,带有尖锥,可以插入木头固定墨线前端。其中墨仓的形状通常为中部凸出的鼓形,线轮为圆柱体形。使用时将濡墨后的墨线一端固定,拉出墨线牵直拉紧在需要的位置,再提起中段弹下即可。
这种结构的墨斗,存在的缺点是体积大小不一,墨仓容量小,线轮容易卡线,生产加工工序复杂,容易损坏,施工操作速度慢,不方便现场弹线,存放不方便,操作使用上以及墨线长度短等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施工现场弹线时收线速度慢,存在容易卡线,随时需要加墨,不方便施工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不易卡线、收线速度快、有利于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工作效率较高的墨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墨斗,包括线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包括内设装墨区和绕线区的壳体,装墨区设置在壳体的前部,装墨区的内腔为装墨腔;线辊设置在绕线区内;
所述的壳体为柱体状,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装墨区与绕线区,第一隔板为活动隔板,第一隔板可以在壳体内前后移动,使装墨区可调节容量大小,第一隔板上设有穿线通孔;
所述的线辊为中部内凹的腰鼓形,正对着穿线通孔的部位为线辊的最凹处。
所述壳体前端的出线口为可拆卸的圆锥台。
所述壳体后部的内腔中还设有备用存储区。
所述的备用存储区由壳体内设有的第二隔板与绕线区分隔而成,备用存储区设有封口隔板,封口隔板为活动隔板。
所述第二隔板在靠近线辊方向的隔板面处加设一层吸墨材料
所述第一隔板在靠近线辊方向的隔板面处加设一层吸墨材料。
所述的壳体为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
所述装墨区的加墨口为椭圆形或长方形。
所述的加墨口设有墨口盖。
所述绕线区设有绕线装置安装窗口,窗口上设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
1. 外观的改变,由传统的鼓形墨仓加上线轮槽的不规则形改为规整的长方体形或圆柱体形,提高了操作手感,且停放或存放时墨斗可竖直放置,占用空间小;
2. 出线口的改变,采用可拆卸的圆锥台形出线口,方便在施工操作期间进行全方位的操作和更换,延长墨斗使用寿命;
3. 墨仓加墨口的改变,传统的墨仓上端面开放式的圆形或方形开口为加墨口,本发明的墨仓改为封闭式的装墨腔,在墨仓壁上设置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加墨口,并加设了墨口盖,既解决了不易加墨的问题又不至于使墨汁干得过快,同时防止了在使用过程中吸墨材料从墨仓中脱落,弄脏操作人员、物件或环境;
4. 整个墨斗的成型过程都是采用隔板分隔而成,随意性大,并且在靠近线辊方向的隔板面都加设了吸墨材料,能有效的吸收墨线及人气绕线区内的多余墨汁,有效的避免了墨汁聚集在绕线轮下口、墨汁随线辊的转动外溅以及保持了墨线的湿润性等方面的问题;
5. 停放或存放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平放改变为竖放节约了存储空间,还可以当装饰品用;
6. 装墨容量的改变,装墨区可由活动的第一隔板调节内腔的容量大小,存储量以直径为4.5cm的圆筒为例10cm的长度可储存墨汁量达300克左右,达到连续使用无需加墨的效果,大大的节约了施工操作中的停顿时间,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增大或减小装墨容量;
7. 绕线区挡板的设置,在弹线过程中可将挡板按下方便固定线辊,以及防止墨线上多余的墨汁溅出,弄脏操作人员和工件;
8. 线辊的改变,适合于各种墨斗线,普通柱体形线辊墨线绕上去后呈中部凸起的纺锤形,容易卡线,本发明线辊为中部内凹的腰鼓形,正对着穿线通孔的部位为线辊的最凹处,在绕线时,墨线首先填满腰鼓形线辊的凹部,使绕后线辊上的墨线的表面平齐,并且最外缘紧挨着第一隔板位置,不易卡线;
9. 备用存储区的增设,在备用存储区内存放备用墨线和墨汁,在操作过程中墨线长度不够或墨汁不够用时,可以方便地在现场取出换上备用墨线或加墨,以备不时之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正兵,未经黄正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7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