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可调式池塘电动割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4772.5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民;周威;罗明;张金彪;孙斌华;潘明庚;谢义俊;丁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民 |
主分类号: | A01D34/695 | 分类号: | A01D34/69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调式 池塘 电动 割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辅助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蟹池水草切割器具。
背景技术
渔谚有云:要想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特别是高温季节,水草管护是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之举。蟹池栽种适量水草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而且能调节水温,为河蟹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水草也是河蟹的天然饵料,更是河蟹生长过程中蜕壳的助脱物。但水草出现“疯长出水”时,水草就开始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减少或停止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水草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氧气也释放到空气中,降低了蟹池中溶氧量,水草出水后很容易出现烂草现象,尤其在阴雨天或晚上,水草耗氧量大,则进一步降低了蟹池中的溶氧量,这样不仅会加速蟹池水质的污染,恶化河蟹生长的生态环境,会对河蟹生长造成危害,而且增加了河蟹食草的难度。为此,养殖户必须对蟹池中的水草适时进行人工割茬,控制蟹池中的水草高度,为河蟹生长营造适宜的优良环境。现在人工割茬水草的方法是:人们必须穿上防水衣下池作业,靠手工推行割草刀具,手持刀具的高度无法统一,因此割草高低无法控制。另一方面,人工割草操作通常在白天,而河蟹的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休息,夜间寻觅食物,人工入水割草不仅打乱河蟹生活规律,也会搅混池水,不利于河蟹正常生长,而且人工切割水草的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割茬后水草高低不一,对河蟹养殖管理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可调式池塘电动割草机,有了它人们无需下水就能对蟹池内的水草进行可控切割,为河蟹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动可调式池塘电动割草机,其特征是:包括浮动体、驱动部件、升降机构和旋转割草部件,驱动部件、升降机构和旋转割草部件均设置在浮动体内,驱动部件由电池、开关、直流电机和主动轮组成,电池是直流电机的电源,直流电机通过开关与电池电连接,开关控制直流电机的启闭,主动轮安装在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升降机构由移动板、螺纹导向柱、固定螺母、调节手轮、丝杆螺母、丝杆和丝杆铰接座组成,移动板通过两根以上螺纹导向柱可移动地固定在浮动体的内腔中,移动板与螺纹导向柱之间可上下移动,高度确定后由固定螺母固定限位,由调节手轮、丝杆螺母、丝杆和丝杆铰接座组成的升降机构设置在移动板和浮动体内腔之间,丝杆螺母固定在移动板上,丝杆旋接在丝杆螺母中,丝杆的下端通过丝杆铰接座铰接在浮动体上,调节手轮固定在丝杆的上端;旋转割草部件由从动轮、刀轴支承座、轴承、刀轴和刀片组成,从动轮安装在刀轴的顶端,刀轴支承座固定安装在移动板上,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刀轴支承座内,刀轴穿过移动板上的通孔与浮动体的底端的通孔伸出浮动体外,刀轴与浮动体底端的通孔之间为密封配合,刀片安装在刀轴的下端;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
这种浮动可调式池塘电动割草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本实用新型放入需要清理水草的蟹池中,浮动体浮在水面上,根据蟹池中水草的高度调节升降机构,具体调整方法是:松开所有固定螺母,转动调节手轮,由于丝杆在轴向固定不动,此时丝杆螺母则沿丝杆轴向移动,移动板则随丝杆螺母同步移动,固定在移动板上的旋转割草部件移动,调节刀轴的伸出长度,操作者可以通过调节手轮来调节割草高度。
本实用新型既可由小船拖行,也可由操作者站在河岸上通过杆体或绳子操控移行,操作者无需下水就能完成水草割茬,而且水草切割高度可调,稳定性好,能有效对蟹池中水草进行管控,同时割草劳动强度低,减少了因割草对河蟹昼伏夜出生活习性侵扰,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蟹池中的水草适时进行人工割茬,控制蟹池中的水草高度,为河蟹生长营造适宜的优良环境。无需人工穿上防水衣下池作业,割草高度统一,随时可以操作,不会影响河蟹的生活习性,也不会搅混池水,有利于河蟹正常生长,极大的减小了人工切割水草的劳动强度,省工省时,割茬后水草高低一致,对河蟹养殖管理极为有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割草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动体;2-驱动部件;3-升降机构;4-旋转割草部件;5-皮带;21-电池;22-开关;23-直流电机;24-主动轮;31-移动板;32-螺纹导向柱;33-固定螺母;34-调节手轮;35-丝杆螺母;36-丝杆;37-丝杆铰接座;41-从动轮;42-刀轴支承座;43-轴承;44-刀轴;45-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民,未经王桂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4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