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挖掘机驱动齿圈的专用数控钻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74539.7 | 申请日: | 201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6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 发明(设计)人: | 蒋火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盛德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9/20 | 分类号: | B23B39/20;B23B39/24;B23B41/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廖仲禧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挖掘机 驱动 专用 数控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式挖掘机零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履带式挖掘机驱动齿圈的专用数控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一种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按照行走方式不同,挖掘机可分为履带式挖掘机和轮式挖掘机。履带式挖掘机需要用到驱动齿圈,该驱动齿圈的齿圈上环绕钻设有均匀分布的复数个钻孔。目前对驱动齿圈钻孔方式采用半自动化方式,操作时,作业人员手工将驱动齿圈安装在工作台上,之后开启钻头机构在驱动齿圈上钻研一单孔,之后钻头机构复位,人工将驱动齿圈转一适当角度并再次安装在工作台上,由此周而复始,完成整圈钻孔的钻设作用。所述半自动化钻孔方式操作繁琐,钻孔效率低,而且由人工控制旋转角度,整圈钻孔的分布容易出现不均匀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履带式挖掘机驱动齿圈钻孔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挖掘机驱动齿圈的专用数控钻孔装置,采用数控全自动化方式操作,具有操作简易方便、钻孔效率高、品质优异等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履带式挖掘机驱动齿圈的专用数控钻孔装置,主要包括数控分度盘、钻头机构及数控伺服机构;所述数控分度盘上设有用于定位驱动齿圈的工作台,所述钻头机构位于所述数控分度盘上方,该钻头机构具有钻头和位于该钻头旁的冷却喷水管;所述数控伺服机构与所述数控分度盘和钻头机构分别相电连接。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可调的用于夹装驱动齿圈的卡盘。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时,将驱动齿圈稳固定位在数控分度盘的工作台上,之后开启数控伺服机构工作,数控分度盘每自动旋转一预设的固定角度,钻头机构的钻头在驱动齿圈上钻研一钻孔,钻设过程中由冷却喷水管作喷水冷却。待数控分度盘旋转一周后,钻头机构在驱动齿圈上钻研一整圈钻孔,数控伺服机构停止工作,于此完成对驱动齿圈全自动整圈钻孔。相比现有半自动化钻孔技术,本新型专用数控钻孔装置具有操作简易方便、钻孔效率高优点,而且所得驱动齿圈的钻孔分布均匀,品质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数控分度盘 1 工作台 11
卡盘 12 钻头机构 2
冷却喷水管 22 钻头 21
驱动齿圈 3 钻孔 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挖掘机驱动齿圈的专用数控钻孔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有数控分度盘1、钻头机构2及数控伺服机构(图中未示出)。
所述数控分度盘1上设有工作台11,该工作台11用于定位驱动齿圈3。数控分度盘1与所述数控伺服机构相电连接,由该数控伺服机构控制数控分度盘1的工作台11作分度式旋转,分度旋转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所述工作台11上设有卡盘12,该卡盘12为活动可调式,能够对不同尺寸驱动齿圈稳固夹装定位。为了便于钻孔,驱动齿圈3与工作台11间留有间隙,驱动齿圈3较佳由卡盘12进行悬空定位。卡盘12分为支撑盘组和卡持盘组,支撑盘组具有三块,沿径向延伸并且作三角均匀分布,起支撑驱动齿圈3作用。卡持盘组同样具有三块,同样沿径向延伸并且作三角均匀分布,卡持盘组为沿径向可调结构,从内往外对驱动齿圈3进行夹装限位。
所述钻头机构2位于数控分度盘1上方,该钻头机构2具有钻头21和冷却喷水管22,钻头21竖直朝下设置,冷却喷水管22位于钻头21旁。钻头机构2与所述数控伺服机构相电连接,由该数控伺服机构控制钻头机构2工作,驱动钻头21对其下方的驱动齿圈3进行钻孔操作,同时由冷却喷水管22进行喷水冷却。
工作时,将驱动齿圈3稳固定位在数控分度盘1的工作台11上,之后开启数控伺服机构工作,工作台11每自动旋转一固定角度,钻头机构2的钻头21在驱动齿圈3上钻研一钻孔31,钻设过程中由冷却喷水管22作喷水冷却。待数控分度盘1旋转一周后,钻头机构2在驱动齿圈3上钻研一整圈钻孔31,数控伺服机构停止工作,于此完成对驱动齿圈3全自动整圈钻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盛德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盛德机械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4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