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防盗救生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4441.1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萍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R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312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锤,尤其是一种车用防盗救生锤,属于消防安全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车用救生安全锤构造是由救生锤本体及锤座两个部分组成,救生锤体是由金属锤头和塑料锤柄相连,卡放在锤座之上,然后安装于车厢两侧,由于救生锤只是简单的放置在一个玻璃盒内,打破盒盖就能取走救生锤,所以,此种救生锤的取放十分方便,消防锤本体丢失就普遍存在,因此为公共交通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如何能研制一种取下救生锤发出声音进行报警的装置,成为了本发明人研制的主要方向,经过不断的实验研究,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终于研发出一种车用防盗救生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救生锤普遍丢失严重的状况,当有人取下救生锤时就自动报警,不影响救生锤的快速取放的车用防盗救生锤。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防盗救生锤,包括:救生锤本体1,所述的救生锤本体1卡接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的支架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固定救生锤本体1的铁锤卡扣21,所述的支架内部设有报警电路22,在支架2的内表面与救生锤本体1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开关跳头23。
所述的车用防盗救生锤,所述的报警电路22包括电池221、常开开关222、蜂鸣器223,所述的常开开关222连接在电池221与蜂鸣器223之间,所述的常开开关222的闭合触点为开关跳头23。
所述的车用防盗救生锤,所述的支架2两端设置有用于将支架固定在车体上的固定螺丝孔24。
所述的车用防盗救生锤,所述的铁锤卡扣21根据救生锤本体的长度设置在1个-3个之间;最佳的,所述的铁锤卡扣21设置为2个。
所述的车用防盗救生锤,所述的救生垂本体1包括手柄和与手柄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锤头。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救生锤底部设置报警装置,当有人在取下救生锤时,支架上的蜂鸣器就会发出声音报警,吓跑窃取者,同时也为逃生者发出求救声,这样即能降低救生锤的被盗率,又不影响救生锤的快速取放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救生锤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救生锤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救生锤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架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向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A-A向剖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车用防盗救生锤,包括:救生锤本体1,所述的救生锤本体1卡接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的支架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固定救生锤本体1的铁锤卡扣21,所述的支架内部设有报警电路22,在支架2的内表面与救生锤本体1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开关跳头23;所述的报警电路22包括电池221、常开开关222、蜂鸣器223,所述的常开开关222连接在电池221与蜂鸣器223之间,所述的常开开关222的闭合触点为开关跳头23;由于这个电路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常用的电路,所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就是将两个现有技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产品,具有报警功能的救生锤,既可以防止救生锤本身被盗,又可以在发生意外时,取下救生锤,向外界报警求救;所述的支架2两端设置有用于将支架固定在车体上的固定螺丝孔24;所述的铁锤卡扣21根据救生锤本体的长度设置在1个-3个之间;最佳的,所述的铁锤卡扣21设置为2个;所述的救生垂本体1包括手柄和与手柄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锤头,这是现有技术的特征,所以不用详细描述。
其工作原理简单介绍如下:
救生锤本体1卡接固定在支架2内,用2节1.5伏特的7#干电池连接在一个微型开关与一个电子蜂鸣器相连,当拾起救生锤的锤体时,开关跳头弹起,常开开关闭合,接通电源,蜂鸣器进行报警。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萍,未经程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4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