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飞轮踏板式链条传动后轮驱动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4032.1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付怡炜;曹克;窦增旖;程尚义;黄夏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怡炜 |
主分类号: | B62M1/28 | 分类号: | B62M1/28;B62M1/10;B62M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飞 踏板 链条 传动 后轮 驱动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滑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飞轮结构的踏板式链条传动的可以转向的后轮驱动滑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意识也更加强烈,健康观念的增强促使人们对各类休闲娱乐方式的需求逐渐增加,滑板运动是一项极具观赏性,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极限运动,滑板运动也是极限运动中最具代表性与个性魅力的项目之一,当然也最为流行。滑板运动不同于传统运动项目,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需要滑者自由发挥想象力,在运动过程中创造,用创造力来运动,强调身心的自由。然而,普通滑板给予操作者多样化发挥的空间毕竟有限,对于初级玩家,普通滑板较难操控,对于较为擅长的玩家普通滑板又不具高难度挑战性,给无数滑板爱好者带来烦恼。
虽然具有类似困扰的人群逐年增长,但是我国并未出现更多形式不同的滑板以满足各类玩家的需求,故越来越多的滑板玩家通过改变普通滑板的使用方式来满足刺激性需求,由此导致的运动损伤屡见不鲜。
目前,市面上主流滑板有三种类型,普通滑板、活力板、滑板车。普通滑板是滑板的鼻祖,资深操作者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转向依靠重心倾斜的方式,故初学者不易操作,安全性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活力板是近两年来新崛起的滑板类型之一,除了惯性,还可以通过双腿扭动驱动前行,即游戏者可自己掌控速度,就安全性来讲,活力板比滑板的安全性还是大些。因此,安全性和前进速度呈负相关性,对于资深玩家并无挑战性;而滑板车增加了扶手,增加了稳定性,但却阻碍了滑板弹跳功能的实现。以上各种类型的滑板作为滑板的一个分支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始终无法找到一款合适的滑板在既能够保留现有滑板的高娱乐性,同时又能够满足不同资历玩家的需求且提高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双飞轮踏板式链条传动后轮驱动滑板,使用时由双腿上下往复踩踏踏板提供动力,并由链条传动,从而使使用者的双脚完全离开地面却仍然可以前进和转向。为了使滑板运动的娱乐性和安全性同时得到保证,首先,通过踏板上的链轮带动轮轴转动的方式把双脚踩踏的运动转化为前进的驱动力,使得滑板在操作时比蹬踏地面更有趣味。在实现操作者踩踏和滑板前进的转换时,为了让滑板在双脚交替踩踏的过程中获得持续、同向的速度,使用了双飞轮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左右脚踩踏时分别驱动不同的棘轮工作。同时,因为自行车棘轮的单向传动的特点的运用,操作者在操作滑板时不会因为突然倒退影响自身的安全。另外,为了降低转向难度,设计了拨片和转向柱组合的转向装置,使得转向可控。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双飞轮实现向同一方向持续前进的目的,改变了以往滑板的传统使用方法,提高使用者的身体柔软度,平衡感,同时使得滑板这项极限运动变得多样化以让更多的人体验滑板的魅力。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措施为:
一种双飞轮踏板式链条传动后轮驱动滑板,包括安装有两前轮和两后轮的底盘、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飞轮、齿轮组、后轮轮轴、辅助轴、左侧链条、支撑架、链轮、中枢旋转轴、前轮支座、底盘、前轮、踏板、右侧链条、后轮、右飞轮;
所述的踏板通过支撑架与底盘固定连接;
所述的中枢旋转轴固定于踏板中央的下方,中枢旋转轴通过轴承座与所述的底盘固定,该中枢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链轮;
所述的后轮轮轴固定于底盘后端的下方,该后轮轮轴的一端连接有后轮、左飞轮和齿轮组,该后轮轮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后轮;
所述的辅助轴固定于底盘后端的下方、后轮轮轴的前方,该辅助轴的一端与齿轮组连接,该辅助轴的另一端与右飞轮相连;
一链轮通过左侧链条与左飞轮连接,另一链轮通过右侧链条与右飞轮连接;
所述的两前轮之间通过前轮支座与转向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横杆、转向竖杆、转向拨棒和转向板;
所述的转向板固定于踏板的前端,该转向板的前侧中部设有转向拨棒,该转向拨棒,该转向拨棒顶住位于其前方的转向竖杆,该转向竖杆的一端固定在转向横杆的中部,该转向横杆通过前轮支座固定在两前轮之间。
所述的后轮轴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怡炜,未经付怡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4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