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器接线端子及外部线缆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3801.6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8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唐浚源;李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1R4/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接线 端子 外部 线缆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频器接线端子及外部线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在变频器中,需要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内部铜排和外部线缆。
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变频器中实现内部铜牌和外部线缆的接线端子10的示意图。在使用该接线端子10进行连接时,将内部铜排连接在接线端子10的第一接线端11,而外部线缆则连接在接线端子10的第二接线端12。接线端子10内设有电连接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的铜排,以实现内部铜排与外部线缆的导通。
然而,上述接线端子10需要设置单独的铜排连接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接线端子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频器接线端子及外部线缆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频器接线端子,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底座、两个螺栓及两个螺母,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纵向的螺栓通孔且所述底座的螺栓通孔的第一端具有下凹的螺母安装位;每一所述螺栓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栓的螺柱部分的直径且小于螺栓的螺栓头部分的直径;每一所述螺栓从底座的一个螺栓通孔的第二端穿入、从螺栓通孔的第一端穿出,并通过螺母安装位内的螺母固定在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螺母安装位下凹的尺寸大于螺母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底座上的每一螺栓通孔的第二端具有凹槽,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嵌入所述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形状及尺寸与螺栓的螺栓头的形状及尺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底座上的两个螺栓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绝缘挡板,两个螺栓通孔中心的连线平行于绝缘挡板且该两个螺栓突出于螺母安装座的部分位于两个绝缘挡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绝缘挡板的顶部高于固定在底座的螺栓的螺柱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平行于螺栓通孔的中心轴的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频器外部线缆连接结构,包括接线端子、内部铜排、外部线缆及安装螺母,其中: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底座、两个螺栓及两个螺母;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纵向的螺栓通孔且所述底座的螺栓通孔的第一端具有下凹的螺母安装位;每一所述螺栓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栓的螺柱部分的直径且小于螺栓的螺栓头部分的直径;每一所述螺栓从底座的一个螺栓通孔的第二端穿入、从螺栓通孔的第一端穿出,并通过螺母安装位内的螺母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内部铜排上设有两个通孔且该铜排的两个通孔分别穿入两个螺栓的螺柱部分;所述外部线缆的端部连接有线鼻子且该线鼻子套入其中一个螺栓并贴附在内部铜排的上表面;所述两个安装螺母分别螺接到两个螺栓并压紧内部铜排及外部线缆的线鼻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部线缆连接结构中,所述底座上的每一螺栓通孔的第二端具有凹槽,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嵌入所述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形状及尺寸与螺栓的螺栓头的形状及尺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部线缆连接结构中,所述底座上的两个螺栓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绝缘挡板,两个螺栓通孔中心的连线平行于绝缘挡板且该两个螺栓突出于螺母安装座的部分位于两个绝缘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接线端子及外部线缆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两个螺栓使内部铜排与外部线缆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电连接,不仅连接稳定,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变频器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变频器接线端子实施例的沿中心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变频器接线端子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频器外部线缆连接结构实施例的沿中心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3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