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路由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2609.5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 |
主分类号: | H04L12/771 | 分类号: | H04L12/771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王晓春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折叠 路由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由器,是一种便携式折叠路由器。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为便于其放置,现有的路由器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2602654U,授权公告日2012年12月12日,实用新型名称为“路由器”,其包括路由器本体和吸盘,在路由器本体的表面设置带有开口的透明的塑料薄膜,在路由器本体的底部设置吸盘。其通过设置吸盘,而方便该路由器的摆放,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但该种路由器结构样式较为单一,携带依然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路由器,使其解决现有路由器结构样式较为单一,携带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折叠路由器,该路由器包括壳体、芯片、输入接口、输出接口、电源接口、指示灯,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电源接口、指示灯均连接芯片。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折叠座,所述芯片、输入接口、电源接口安装于底座内,所述折叠座由至少两个折叠模块铰接构成,且折叠座内各折叠模块沿铰接部位折叠后,折叠座呈多边形结构;所述折叠座内各折叠模块均连接至少一个输出接口,且至少一个折叠模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带输出接口的折叠座,从而使路由器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且输出接口位置可任意选择,方便使用。
所述折叠座由六个呈正三角形的折叠模块依次铰接构成,两相邻折叠模块之间通过顶角铰接,所述折叠座内各折叠模块沿铰接部位折叠后,折叠座呈正六边形结构。结构样式较为美观,体积小,携带更加方便,输出接口更多。
所述折叠座内各折叠模块折叠时,最后相接的两个折叠模块之间通过定位销定位连接。
上述定位连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为:所述最后相接的两个折叠模块的各一个顶角设有销座,且该两个销座呈互补连接,所述定位销与该两个销座插接;另一种方式为:所述最后相接的两个折叠模块之间通过U形定位销定位连接。
所述底座内设有蓄电电源。当路由器与市电断开时,作为路由器的备用电源。
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携带,操作使用较为方便,结构样式较多,适合作为便携式路由器使用,或同类产品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的扩展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序号的名称:1、底座,101、蓄电电源,102、输入接口,2、折叠模块,201、输出接口,3、铰接部位,4、定位销,5、U形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该便携式折叠路由器包括壳体、芯片、输入接口102、输出接口201、电源接口、指示灯,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电源接口、指示灯均连接芯片。壳体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上方的折叠座,芯片、输入接口、电源接口安装于底座内,折叠座由六个呈正三角形的折叠模块2铰接构成,具体铰接方式为:两相邻折叠模块中一者的一个顶角与另一者的一个顶角铰接,且折叠座内各折叠模块沿铰接部位折叠后,折叠座呈正六边形结构。折叠座内各折叠模块均连接一个输出接口,且其中一个折叠模块与底座固定连接,输出接口与芯片之间的连线从固定于底座的折叠模块中通入。折叠座内各折叠模块折叠后,最后相接的两个折叠模块之间通过定位销4连接固定,具体定位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图1所示,最后相接的两个折叠模块的各一个顶角设有销座,且该两个销座呈互补连接,通过定位销依次插接该两个销座,即可完成该两个折叠模块的固定连接。另一种为图2所示,采用U形定位销5,使U形定位销一半插接于上述两个折叠模块的其中一个,另一半插接于上述两个折叠模块的另一个,亦可实现固定连接,较为方便。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变形而实现不同的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是将折叠座完全展开后所达到的使用状态,该状态与现有路由器的使用状态类似。图4是采用两个图3所示的路由器结构进行组合后所达到的使用状态,这样可达到进一步节省空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未经张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2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硅酸铪氮氧化合物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