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旋转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2605.7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5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根;刘飞飞;黄朝志;张嵩;王书昭;张满军;陈涛;李健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赣州群星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赣州凌云专利事务所 36116 | 代理人: | 曾上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旋转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旋转定位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同步器齿套在中频加热以及淬火时的旋转精确定位装置,方便实现齿套加工的自动化。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多数汽车同步器齿套的中频加热以及淬火的加工工艺是在两台设备上进行的,工件(齿套)在中频加热以及淬火两道工艺之间的移动一般是靠人工进行的,因此加热时工件无需定位。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应用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由于齿套淬火时存在与工装配合的要求-齿套与工装保持特定的角度,这就要求加热停止时齿套在某一可控的角度。普通的工装对工件无夹紧,无法控制旋转过程中工件与工装之间的相对转动;传统电机和减速机或皮带轮的传动方式无法保证精确的旋转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旋转定位装置,可以精确控制齿套旋转角度,以适应齿套感应加热和淬火之工艺,实现齿套加工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件旋转定位装置,包括基座,在基座的一端安装有精密行星减速机,精密行星减速机由伺服电机驱动;在基座的另一端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托盘,在托盘同一圆周上安装有与工件内圈配合的仿形定位手指,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精密行星减速机输出轴连接。
一种工件旋转定位装置,在托盘同一圆周上均匀安装有三个仿形定位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精确控制齿套旋转的角度,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伺服电机,2 精密行星减速机,3 基座,4 联轴器,5 转轴,6 托盘,7 仿形定位手指,8 齿套(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与精密行星减速机2的输入端相连,精密行星减速机2用螺钉固定于基座3上,精密行星减速机2输出轴与转轴5下端通过联轴器4相连(精密行星减速机、联轴器的连接没有回程间隙)。转轴5的上端安装托盘6,在托盘6同一圆周上均匀安装了三个仿形定位手指7(定位柱),仿形定位手指7与齿套8内圈配合起到对齿套8周向和径向定位的作用,防止齿套8在加热旋转过程中与工装发生相对转动。托盘6上加工有安装孔,可以通过调整仿形定位手指7在托盘6上的圆周位置以及更换不同尺寸的仿形定位手指7达到适用不同尺寸的工件装夹(类似于机床上的三爪卡盘)。
通过控制伺服电机1的旋转角度就可以实现精确控制齿套8的旋转角度,使齿套8定位到任意要求的角度位置,对下一道工艺起到预定位的作用;同时可以接受上一道工艺已经预定位的工件,并保证加热完成后任意要求的转角。
基座3不仅是支撑整个装置的机架还是联轴器4支撑架,方便连接精密行星减速机2输出轴和转轴5,而且该机架为一体式,结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赣州群星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赣州群星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2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