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引水隧洞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2429.7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清;蒲晓峰;刘全才;黄煌;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引水 隧洞 穿越 活动 断裂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道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引水隧洞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当水电站的引水隧洞需穿越活动断裂带时,传统的做法是将一定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挖出并回填混凝土,同时加强该处隧洞的结构及配筋设计,并将过断裂带处的隧洞分缝(环向变形缝)加密,以保证隧洞的结构安全和满足变形协调的要求。由于断裂带的特殊地质状况,其要求回填结构安全和变形协调,即能够实现线位移和角位移,而回填的混凝土呈刚性,其并不能满足断裂带所要求的线位移和角位移,这就使得传统的方法安全系数较低。随着高压隧洞在水电站设计中的出现频率加大,传统的方法显然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变形协调的用于引水隧洞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流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用于引水隧洞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流道结构,包括金属软管和混凝土层,所述金属软管安装在活动断裂带处,所述混凝土层覆盖回填在金属软管的外层,所述混凝土层设置有永久伸缩缝。
进一步的是,所述金属软管由上游钢衬段、下游钢衬段和波纹管组成,所述波纹管连接在所述上游钢衬段和下游钢衬段之间,所述上游钢衬段和下游钢衬段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柔性材料层,所述柔性材料层设置在金属软管和混凝土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采用了金属软管以及混凝土层后,金属软管具有一定的柔性,因此整个流道结构在断裂带处就可以实现线位移和角位移,同时混凝土层可以承受外部压力,有效的保护金属软管。因此本结构既不必回填大量的混凝土,也具有良好的柔性,节约了成本,也能适应断裂带地质结构。在金属软管外层还可以包裹柔性材料层,避免金属软管与混凝土直接接触,避免混凝土影响金属软管的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金属软管1、混凝土层2、波纹管3、上游钢衬段4、下游钢衬段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软管1和混凝土层2,所述金属软管1安装在活动断裂带处,所述混凝土层2覆盖回填在金属软管1的外层,所述混凝土层2设置有永久伸缩缝。在安装时,当隧洞开挖完成后,适时对活动断裂带处金属软管1进行安装,然后将金属软管1的两端和引水隧洞的其它段密封连接,最后回填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需设置永久伸缩缝,这样即完成了安装。水流可以从金属软管1中通过。在活动断裂带的环境下,金属软管1由于具有一定的收缩性和柔性,因此可以随着地质活动进行线位移和角位移,从而自适应活动断裂带的状况。而金属软管1外面的混凝土层2可以为金属软管承载外压,有效的保护金属软管1,混凝土层2上的永久伸缩缝可以使混凝土层2可以随金属软管1线位移和角位移。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金属软管1由上游钢衬段4、下游钢衬段5和波纹管3组成,所述波纹管3连接在所述上游钢衬段4和下游钢衬段5之间,所述上游钢衬段4和下游钢衬段5均为圆形。上游钢衬段4用于连接上游的流道结构,下游钢衬段5用于连接下游的流道结构,波纹管3可以实现线位移和角位移,满足使用的需要。
为了隔离金属软管1和混凝土层2,还包括柔性材料层,所述柔性材料层设置在金属软管1和混凝土层2之间。柔性材料层可以阻隔混凝土层2和金属软管1,避免在填充混凝土层2时,混凝土填入至金属软管1的伸缩缝隙中,影响金属软管的1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2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看护仪
- 下一篇:一种装夹牢固的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