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油潜油电泵防堵磁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2410.2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驰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04D13/08;B03C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385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油 潜油电泵防堵磁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潜油电泵领域,涉及一种加油潜油电泵防堵磁环装置,尤其适用于装永磁电动机潜油电泵从地下吸取油品时,防止油中污物泥沙堵塞定转子间隙,所用磁环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加油站利用潜油泵从地下油罐泵取油品时,会将油中日久积存污物泥沙吸入泵中。已知油品分两路流经潜油泵,主回路流经泵壁上升,由于油路较宽阔污物泥沙很难停留。而另一路流经潜油泵中电机的定转子之间间隙起润滑和散热作用,该间隙很小一般在1mm以下,该电动机在静止时就有磁场存在容易吸取铁型等污物泥沙堵塞,造成定转子运转困难甚至停转。为解决此问题过去曾提出多种方案,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方法是在泵进口处增加过滤网,虽能挡住部分泥絮但难挡住泥沙。还有一种圆筒状磁管装于泵头,但因其构造简单难于挡住电机定转子入口间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油潜油电泵防堵磁环装置,在电动机转子轴伸端装一个随转子转动而旋转的磁环,使油品污物中铁颗粒吸附在表面,同时使易结垢的矿物质磁化,消弱矿物质结垢能力,沉降于入口滤网底部,磁环随转子强烈的旋转运动,使密度大的沙粒下沉,可在日常维护时清理。在磁环上沿设有凸出磁环平台,贴近进入电机定转子间隙入口,有阻止泥絮进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油潜油电泵防堵磁环装置,包括磁芯、磁环,所述的磁芯为圆筒形空心结构,磁环与转轴固定配合,磁环上端与轴承下盖配合,磁环下端通过泵壳与叶轮相接,磁环上沿设有凸出磁环平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电动机转子轴伸端装一个选择设计形状磁环随转子转动而旋转,由于该磁环用在环境温度油品中,可不考虑耐热退磁问题 。磁环在油品中旋转可起三方面作用,一是可使油品污物中铁颗粒吸附在表面,同时使易结垢的矿物质磁化,消弱矿物质结垢能力,沉降于入口滤网底部。二是由于磁环随转子强烈的旋转运动由于油沙密度不同,在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曳力作用下使密度大的沙粒下沉,可在日常维护时清理。三是磁环上沿设有凸出磁环平台,贴近进入电机定转子间隙入口,有阻止泥絮进入的作用。根据磁环使用环境,可采用复合永磁材料利用模压粘接技术制造,其尺寸精度高性能均匀性好,易于充磁价格便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电动机转轴装配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潜油泵中位置结构图。
图中:1、磁芯, 2、磁环, 3、青铜过滤器, 4、轴承下盖, 5、转轴, 6、泵壳, 7、叶轮, 8、油路, 9、外壳, 10、定子, 11、转子, 12、绕组, 13、进油口,14、磁环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加油潜油电泵防堵磁环装置,包括磁芯、磁环,磁芯1为圆筒形空心结构, 磁环2充磁后可采用压配合与转轴5固定,磁环2上端插入轴承下盖4内,下端通过泵壳6与叶轮7相接。磁环上沿设有凸出磁环平台14,磁环平台展开遮住部分为青铜过滤器3,使油路8进入青铜过滤器油口前,起到吸住一定铁砂避免定转子间隙堵塞作用。磁环2采用模压粘接方式制造,首选氧化铁磁料成型,视其效果另可选用磁感应强度更大的銣铁硼磁料成型。根据配合转轴5的形状要求,磁芯可为锯齿形磁芯。
如图3所示,磁环2装于潜油泵外壳9内,定子10、转子11、绕组12电动机结构的下端。潜油泵工作时永磁电动机转动,其转轴5带动磁环2急速旋转,这时油品通过进油口13进入潜油泵内,与此同时铁颗粒,泥絮亦随之进入,此时磁环2起到前述三方面作用吸附铁颗粒,并使泥絮磁化沉降于底部便与维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驰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驰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2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设备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收容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