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2206.0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范裕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裕雄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便于携带及收藏,且能插置于墙壁的插座处,而对放置其上的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作业。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成熟,充电效率不断提升,目前一些可携带型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个人影音拨放器、数字相机等,已渐渐采用无线充电模式。前述电子产品利用内建的接收感应线圈与电池相电性连接,该无线充电装置内建发射感应线圈,在两者相靠近时,利用电磁效应、电磁共振原理传递能量,经电力转换就能对电子产品的电池进行充电。
常见的无线充电装置通常包括有一电源线及一无线充电垫,该无线充电垫供可无线充电的电子产品放置其上,而电源线则经由末端的插头插置于各式插座处,藉此电磁感应而进行无线充电作业。如此在使用上很方便,且如果要携带或收藏时就有些缺点,例如在收藏时长长的电源线无法隐藏,只好绕缠于该无线充电垫外围,使得整体的体积变大,外出携带不便。放置背包内,如果原绕缠在一起的电源线散落,则会与背包内其他物品纠结在一起,造成使用者不必要的困扰。另外在充电时,长长的电源线容易不小心被踢到或拉到,造成电子产品掉落损坏。为此本创作人针对经常需外出旅游或出外洽公的人士,设计一组无线充电装置,以期其在使用或收藏时较为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能直接插置于墙壁的插座处,提供一暂时置放所,供电子产品放置该处并进行无线充电作业,减少受意外碰触损坏的机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可折迭式,且无外露的电源线,收折时体积小,携带或收藏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能额外作为一支撑架。当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放置于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时,可将电子产品呈倾斜状树立于桌面,方便观赏影片,增加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有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以及一插头单元,其中,
该第一机体表面具有一置放区,内部具有一充电模块,该充电模块所在位置对应于该置放区,包括有至少一发射感应线圈与一控制电路单元;
该第二机体一边系与该第一机体相枢接在一起,经扳开后两者具有一夹角,且使该第一机体的置放区呈水平状,让一电子产品得放置于该置放区上;
该插头单元系安装于该第二机体处,位于该第二机体面对第一机体的背面处,该插头单元包括有至少二个金属插件,该金属插件经由该第二机体内部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机体内的充电模块。
其中,该插头单元进一步包有数凹槽,每一凹槽对应一金属插件,该金属插件局部枢接于该槽内壁,经扳动能收藏于该凹槽内。
其中,该插头单元进一步包括有一可转动件,数该凹槽位于该可转动件处,而数该金属插件局部系枢接于该可转动件处的凹槽内,该可转动件安装于该第二机体处,所在位置与该插置单元同侧面,该可转动件经旋转能改变数该金属插件的方位。
其中,该可转动件能旋动的角度范围为0~90度。
其中,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两者经折合能紧靠在一起,扳开后两者最佳的开启角度范围为85~95度。
其中,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的枢接处具有紧度但仍能被转动,当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经外力调整两者的角度后,在外力消失时,两者能维持着经外力调整后的角度。。
其中,该第二机体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挡件,该挡件局部枢接于第二机体处,该挡件所在位置与该插头单元为同侧面,该挡件经扳动后能凸出于该第二机体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能以插头单元插置于墙壁之插座处,将可无线充电的电子产品放置于第一机体的置放区上,就能以充电模块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折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插座单元被旋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一电子装置放置于本实用新型处,欲进行无线充电的立体图;
图7为为本实用新型欲插置于墙壁的插座处使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电子产品的支撑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裕雄,未经范裕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2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粒子反弹效果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渲染位图运动轨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