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1651.5 | 申请日: | 201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永森 |
主分类号: | A45B1/00 | 分类号: | A45B1/00;A45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拐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交通辅助工具,特别涉及有视力重度障碍者和行动不方便者等行走弱势群体者使用工具,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拐杖。
背景技术
弱势群体者行走时使用的拐杖,以手握前倾斜手柄左右摆动拐杖主杆,才能触及路面以及碍障物,使用不方便,也不雅观,还会碰到行人。特别是在不光滑底面上,推着拐杖主杆走就会被卡住,必须提高拐杖主杆再放下,总是有触及漏掉的地方造成磕碰受伤;老年人不易辨别钱的真伪,很容易上当受骗,而要每次出行都带着验钞票的小机器很不方便,所以发明一种可以识别纸币真伪并可盛装小物品的多功能拐仗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拐杖使用的灵活性,减轻手持拐杖者负荷,方便辨明路况和障碍物,而不会被小障碍物卡住误导,且便于在光线不足环境使用的一种多功能拐杖,还可以识别纸币真伪的一种改进拐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拐杖,拐杖手柄下接上直拐,作为改进:所述的上直拐下端头与下直拐上端头之间有上横拐,下直拐下端头连接有下横拐与上横拐相对应,下横拐的外端头连接有立地直拐位于上直拐正下方;所述的下直拐上有直角轮板,直角轮板两侧都有车轮叉,车轮叉上固定有轮叉销可旋转配合着车轮;所述的下横拐上面有三角横板与所述的直角轮板相互垂直;所述的拐杖手柄下方一侧有防滑波纹,拐杖手柄上方一侧有电筒开关,拐杖手柄内安装有干电池电筒;所述的上直拐上安装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直拐的高度都为40厘米至50厘米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直拐的高度都为40厘米至50厘米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拐杖上横拐长度为15厘米至18厘米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只车轮叉之间的距离为12厘米至15厘米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拐杖手柄与上直拐10的夹角D为70°至8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轮不间断触底探路,减轻了手持拐杖者负荷,既避免因触及漏掉的地方造成磕碰受伤,又不会被小障碍物卡住误导。结合立地直拐起到三点触地的稳定结构。当夜间行走时,开启电筒开关,干电池电筒可照明路况以及警示来人注意,特别适合于有视力重度障碍的行走弱势群体者轻松安全地使用。
特别是使用者休息时人体重心压在拐杖手柄上,下横拐与上横拐联合作用,可将人体重心传递到立地直拐,避免了对车轮用力引起打滑。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制造简便、操作便捷,具备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图。
图2是图1侧面视图。
图3是图2在倾斜35度的使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中,一种多功能拐杖,拐杖手柄50下接上直拐10,作为改进:所述的上直拐10下端头与下直拐19上端头之间有上横拐15,下直拐19下端头连接有下横拐11与上横拐15相对应,下横拐11的外端头连接有立地直拐12位于上直拐10正下方;所述的下直拐19上有直角轮板20,直角轮板20两侧都有车轮叉23,车轮叉23上固定有轮叉销30可旋转配合着车轮40;所述的下横拐11上面有三角横板21与所述的直角轮板20相互垂直;所述的拐杖手柄50下方一侧有防滑波纹55,拐杖手柄50上方一侧有电筒开关52,拐杖手柄50内安装有干电池电筒58;所述的上直拐10上安装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6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直拐10的高度都为40厘米至50厘米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直拐19的高度都为40厘米至50厘米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拐杖上横拐15长度为15厘米至18厘米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只车轮叉23之间的距离为12厘米至15厘米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拐杖手柄50与上直拐10的夹角D为70°至80°之间。
实施例中:
上直拐10的高度都为45厘米,下直拐19的高度都为45厘米,拐杖上横拐15长度为16厘米,两只车轮叉23之间的距离为14厘米,拐杖手柄50与上直拐10的夹角D为75°。
图2中,当使用者休息时人体重心压在拐杖手柄50上,下横拐11与上横拐15联合作用,可将人体重心传递到立地直拐12,避免了对车轮40用力引起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永森,未经林永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1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苦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火龙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