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药机的混药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71288.7 | 申请日: | 201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易庆林;张小平;黎照粮;郑席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庆林 |
| 主分类号: | F42B4/30 | 分类号: | F42B4/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63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药机 药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鞭炮、烟花生产装置,特别是一种混药机的混药筒。
背景技术
我国鞭炮、烟花行业的混药目前大都是手工操作,不但效率低、质量难于保证,而且危险性大,经常发生爆炸事故。
在有关鞭炮、烟花混药机的报导中,如中国专利号2012205636946专利所公开的混药机,它的混药筒的筒体横断面的内轮廓线为一个封闭的圆,混好的药只能通过混药筒筒体的一个门流出,而门的开、合由一个控门器装置控制,而这个筒体内壁上还装有拌药凸块、挡药凸块和下药凸块。混药筒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出药不干净。中国专利号2011100910253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混药机,它的混药筒的筒体横断面的内轮廓线也为一个封闭的圆, 它的混药筒的筒体上开了一个装出料口,并用密封盖封住,装料时,必须使这个装出料口对准机罩的装料口,固定滚筒,人工再打开密封盖进行装料,然后再用密封盖封住。出料时,也必须使这个装出料口对准机罩的出料口,固定滚筒,人工再打开密封盖,换上出料盖进行出料。人工装料、出料,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不高,而且人机频繁接触,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的混药机的混药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药机的混药筒,包括筒体、端盖,它的筒体横断面的内轮廓线为一条由直线段或曲线段或直线段与曲线段一起组成的未封闭的线段,这条线段的终段盖在起段的外面,并与起段不接触。
所述未封闭的线段包含一个未封闭的三角形,或包含一个未封闭的四边形,或包含一个未封闭的五边形,或包含一个未封闭的六边形,或包含一个未封闭的其他多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混药均匀,出药干净,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它一个方向旋转混药,另一个方向旋转自动出药,大大提高了鞭炮、烟花混药作业的安全性,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体横断面的内轮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 1所示,一种混药机的混药筒,其筒体2的两端分别与端盖1、端盖3紧密连接,筒体2的横断面如图 2所示,而该横断面的内轮廓线4如图 3所示,它是一条包含一个未封闭的六边形的折线段,这条线段的终段4b盖在起段4a的外面,并和起段4a不接触。送料装置(图中未画出)通过端盖3把药物送入混药筒内,与端盖1固定连接的传动轴(图中未画出)带动如图 2所示的筒体2作逆时针转动时,药物在混药筒内被混和,不会从开口处5流出。药物混好后,传动轴带动筒体2作顺时针转动,药物从开口处5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庆林,未经易庆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12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