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1249.7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严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鼎瑄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Android和IOS等智能系统的推广,以及硬件成本的降低,智能终端已进入大规模普及期,随着智能终端屏幕和体积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虽然大屏可以带来上网、娱乐体验的提升,但是其也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智能手机屏幕、体积变大,导致很多用户都感觉拨打电话极为不便。
2、PAD以上网为主,由于SIM卡不便随时插拔,造成卡里的流量已经使用完了,但是运营商赠送的通话时长未用,因而造成浪费。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蓝牙拨号器,将蓝牙技术与拨号装置相结合,可以实现通过蓝牙来控制智能手机与PAD等终端来打电话,但由于其必须与智能终端配合使用,功能单一,只能作为终端的配件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移动通讯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包括第一PCM接口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包括第二PCM接口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所述第一PCM接口与第二PCM接口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与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通信连接,所述蓝牙模块还包括用于与主机蓝牙通信连接的蓝牙发送/接收接口。
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具有用于插入SIM卡的SIM卡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主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移动通讯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包括第一PCM接口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包括第二PCM接口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所述第一PCM接口与第二PCM接口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与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通信连接,所述蓝牙模块还包括第一蓝牙发送/接收接口,所述主机包括第二蓝牙发送/接收接口,所述第一蓝牙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二蓝牙发送/接收接口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具有用于插入SIM卡的SIM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移动通讯模块和蓝牙模块集成到一个移动终端,既可以通过控制主机(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等)来实现打电话的功能,也可以直接利用移动终端打电话,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利用大屏幕大体积的主机进行打电话,同时也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移动终端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移动通讯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包括第一PCM接口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包括第二PCM接口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所述第一PCM接口与第二PCM接口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与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通信连接,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具有用于插入SIM卡的SIM卡槽,所述蓝牙模块还包括用于第一蓝牙发送/接收接口,所述主机包括第二蓝牙发送/接收接口,所述第一蓝牙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二蓝牙发送/接收接口通信连接。
当移动终端需要利用主机进行打电话时,蓝牙模块作为主机和移动通讯模块的通讯中继,蓝牙模块与主机之间通过蓝牙标准协议进行无线通讯。当移动通讯模块接收到用户的指令后,将其转化为蓝牙模块可执行的指令,通过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UART接口)发送到蓝牙模块的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接口,蓝牙模块再通过蓝牙发送/接收接口无线控制主机。而主机发出的信息,通过蓝牙模块发送给移动通讯模块的CPU进行处理。在移动通讯模块对主机完成控制后,主机的移动通讯模块将接收到的语音数据通过蓝牙发送/接收接口发送到蓝牙模块,蓝牙模块通过PCM接口将该语音数据发送给移动通讯模块;而移动通讯模块将编码后的语音数据通过PCM接口发送给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再将该语音数据发送给主机的移动通讯模块。
由于移动终端的SIM卡,也可以直接利用自身的移动通讯模块和SIM卡进行打电话,这时候不需要利用蓝牙模块与主机通信。
主机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PAD等。
蓝牙模块、主机之间的蓝牙标准协议有HFG/SPP/PBAP/MAP等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鼎瑄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鼎瑄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1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