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单人采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0528.1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钰;李峰;韦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威力园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10 | 分类号: | A01D46/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金根叶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负 单人 采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采摘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负式单人采棉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棉花种植大国,对棉花的采摘主要还是依靠人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虽然先进的现代化大型采棉机我国也早已开始使用,但是大型采棉机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笨重、操作不方便,只适用于经济实力强且大规模种植的棉花种植户,小面积的棉农只能靠人工采摘或使用小型手提式采棉机或使用背负式采棉机。小型手提式采棉机或背负式采棉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这些采棉机的吸棉管采用刚性管和软管连接,而刚性管一般都采用镀锌的白铁皮制作,而用白铁皮制作有如下弊病:一是白铁皮表面光滑,刚性管和软管连接仅用卡箍二者很容易脱落;二是白铁皮较重,棉农使用时不方便;三是白铁皮是刚性的又薄,所以端口比较锋利,容易伤到人,使用安全性低。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642015B的专利“采棉机”,吸棉管由刚性管和软管连接而成,但未说明刚性管为何种材料;并且也未提到刚性管和软管是以何种方式连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0947748Y的专利“背负式手提摘棉机”,其摘棉机械手结构复杂且笨重,操作时更加不方便,软管通过外接头和内接头分别与摘棉机械手中的机壳和风机前端的进风接管相互套接,此种套接方式使外接头和内接头容易松动,影响采摘棉花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负式单人采棉机,它刚性管和软管连接牢固;刚性管重量轻,使用轻便;另外它采用塑料制成,使用过程不会因端口锋利而伤人,安全性好。
上述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背负式单人采棉机,包括背架、发动机及风机、油箱、吸棉管、出棉管和储棉袋,所述的吸棉管包括头部的刚性管、中部的软管和尾部的风机管,所述的刚性管、风机管和软管通过卡箍连接,其要点在于所述的刚性管与软管的连接处设有卡箍槽。
作为优选,所述刚性管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因为刚性管与软管的连接处设有卡箍槽,所以软管端口和卡箍都在卡箍槽内,刚性管和软管连接会十分牢固,因此无需再因刚性管和软管连接容易脱落而费工费时进行修理影响采棉工效;另外,刚性管用塑料制成,所以重量轻,使用轻便,刚性管端口不锋利,使用中不会存在伤人问题,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背架,2-发动机及风机,3-油箱,4-吸棉管,5-出棉管,6-储棉袋,7-刚性管,8-中部的软管,9-风机管,10-卡箍,11-卡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如下说明:
一种单人背负式采棉机,包括背架1、发动机及风机2、油箱3、吸棉管4、出棉管5和储棉袋6,所述的吸棉管4包括头部的刚性管7、中部的软管8和尾部的风机管9,所述的刚性管7、风机管9和软管8通过卡箍10连接,所述的刚性管7与软管8的连接处设有卡箍槽11;所述刚性管7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威力园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威力园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0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射线无损探伤设备实验的监测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书画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