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艾灸的被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0223.0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相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47G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艾灸 被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艾灸的被子。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包括悬灸和直接接触,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它使用艾绒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艾灸时,需要将脱下衣服或将相应的穴位露出,如果在冬天或者天气寒冷的时候,用被子盖住身体的其他部位,防止着凉,现有的被子都是一个整体没法分开,在专业人员灸疗背部或其他部位,需要将整张被子都掀起来,很容易导致人着凉,且因为气温低,灸疗的效果也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艾灸的被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艾灸的被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相互独立的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所述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之间通过相对设置的若干组带条连接,且连接后的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之间界定出一方便艾灸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条等间距的设置在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的边缘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上分别设置有五组带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艾灸的被子,与现在的产品相比,将现有的被子从中间分开,分成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灸疗时,不需要掀开被子,只需将穴位在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之间的间隙处露出,既不影响艾灸的治疗,也不会使人着凉,在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相邻的边缘处设置有带条,能够快速方便的连接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艾灸的被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艾灸的被子,它包括两相互独立的第一被体100和第二被体200,所述第一被体100和第二被体200的大小、尺寸及形状都是一致的,第一被体100和第二被体200之间通过相对设置的五组带条300连接,且连接后的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之间界定出一方便艾灸的间隙。五组带条等间距的设置在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的边缘上。相邻带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30cm。
当人趴在床上背部风门穴需要艾灸的时候,只需要将相应位置的带条解开,并移动被子,使得风门穴在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之间的间隙处露出,既不影响艾灸的治疗,也不会使人着凉,能够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相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相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0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水磨石地坪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地板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