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型污水处理气水分配滤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8704.8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符福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迪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崇明县富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水分 配滤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型污水处理气水分配滤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乡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乡水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发达的地区水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也更为严重。污水处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核心之一是配水布气系统,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布气装置均采用曝气头、曝气盘,常规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和布气系统均采用的滤柄、滤头,滤柄、滤头和曝气头、曝气盘,均属于点源曝气方式,它们存在共同的问题就是容易堵塞、容易损坏,维修难度大,维修成本高,生物滤池容易产生空气串流,水力短流,对出水水质影响很大,给污水处理厂运行带来很大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M型污水处理气水分配滤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M型污水处理气水分配滤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曝气管,所 述本体顶部设有生物填料接触面,本体侧面设有定距定位卡扣,所述定距定位卡扣之间形成边缝气水通道,本体底部设有n形气水混合腔,所述n形气水混合腔两侧各设有四个倒V形气水分配廊道,形成双M形侧面,所述曝气管置于n形气水混合腔中,曝气管底部设有出气孔。
所述本体由钢筋混凝土和塑胶外壳构成,所述塑胶外壳包覆钢筋混凝土。
所述曝气管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滤砖起到支撑生物填料的作用,隔绝了生物填料与曝气管接触,避免曝气管生长生物膜,造成曝气孔堵塞;使气水混合均匀;实现面源布气配水,防止水力短流和空气串流;降低空气升力,延长气水接触时间,提高压缩空气在水中氧的传质效率。
2、通过滤砖四侧边缝定距定位卡扣互锁,形成了整个生化池布气配水地盘一个有机整体,保证了滤砖四侧定距边缝的一致性,确保整个生化池长度和宽度方向配水布气的均匀性;滤砖四侧边缝气水通道有利于接触氧化池老生物膜和大颗粒悬浮物重力排泥时被顺利排出池体,有利于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时强力反冲洗空气和水混合液进入池体;
3、由于滤砖曝气衔接面小,能有效保证整个曝气生物滤池面源均匀布气配水,无盲区、无死角,杜绝空气串流和水力短流, 确保曝气生物滤池长期使用不堵塞;滤砖抗静压强度高,每平方厘米超过400公斤,无磨损,无损耗,长期使用,无需更换,零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M型污水处理气水分配滤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曝气管2,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生物填料接触面3,本体1侧面设有定距定位卡扣4,所述定距定位卡扣4之间形成边缝气水通道5,本体1底部设有n形气水混合腔6,所述n形气水混合腔6两侧各设有四个倒V形气水分配廊道7,形成双M形侧面,所述曝气管置2于n形气水混合腔6中,曝气管2底部设有出气孔8。
所述本体1由塑胶外壳和钢筋混凝土构成,即所述塑胶外壳内填充C40高强钢筋混凝土,具有400kg/cm2以上的抗静压力,本体上的生物填料接触面3与生物填料接触,起到支撑生物填料的作用,而本体的n形气水混合腔合6与倒V形气水分配廊道7起到隔离曝气管与生物填料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常规工艺曝气 管、曝气盘出气孔易生长生物膜,造成曝气孔堵塞的弊端。曝气管2采用SS304不锈钢材质制成,置于n形气水混合腔6中,压缩空气由鼓风机通过空气主管输送至曝气管2内,通过出气孔8朝下方喷射,在池底与上升流进水形成交汇,在n形气水混合腔6内快速混合,气水混合液通过倒V形气水分配廊道7与滤砖四周的边缝气水通道5均匀分配到整个生物滤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迪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迪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8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搅拌器置于底部的上流式耦合水解酸化池
- 下一篇:餐饮废油分离收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