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星地激光时间比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8571.4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文东;张海峰;黄佩诚;王劼;张忠萍;叶扬;胡伟;王元明;廖瑛;陈婉珍;杨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G04G7/00 | 分类号: | G04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时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时间同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星地激光时间同步的星地激光时间比对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卫星或空间站上的原子钟(铷原子钟、氢原子钟、冷原子钟等)与地面原子钟的比对和精确同步是十分重要的。
常用的卫星和地面时间同步是由无线电实现的,其工作原理为:卫星和地面站分别在自己的钟面时刻通过无线电发射机产生并发播时标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记录发射时标经过一段传播延时后地面和卫星分别观测到对方时标相对本地钟的时刻或时差(下行伪距值和上行伪距值),卫星将自己的记录结果(上行伪距值)通过通信链路发给地面站,地面站通过以上观测数据(上行伪距值和下行伪距值)就能解算出星地钟差,进而实现卫星和地面时间同步。
上述这种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方法的主要误差包括:无线电接收机量化和噪声误差、设备零值漂移误差和大气附加延迟残差、自由空间传输时延推定误差等,其中,噪声误差、设备零值漂移误差和大气延迟残差对无线电时间比对影响最大;具体来说:
1、噪声误差指热噪声引起无线电接收机提取数据基准序列时钟的相位误差,这和接收机的信号设计以及接收端的信号处理方式有关,一般在1纳秒左右;
2、设备零值指向上下行信道的系统差,如果上下行信道设计极其对称,该项误差可以被有效抑制,但一般星载和地面无线电接收机设计均不完全对称,因此该项误差需进行零值标定,由于设备的零值漂移与信道带宽和温度变化相关,一般该项误差可控制在5纳秒以下;
3、大气附加延迟残差主要是指在电离层折射引起的信号延迟,该延迟与地方时和季节有关,峰值在地方时下午2点,电离层延迟误差最大,波动也最大,而夜晚误差小,波动也较小,电离层引起的时间同步误差约为0.5纳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星地激光时间比对系统,以高精度地测量星地钟差,实现激光时间比对,进而实现星地时间同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星地激光时间比对系统,其包括:
地面设备,其向卫星发射激光脉冲信号,并记录地面发射激光脉冲信号时的地面钟的时刻值TG,同时记录地面接收到从卫星上反射回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时的地面钟的时刻值TB,并接收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到达卫星时的卫星钟的时刻值TS,根据地面发射激光脉冲信号时的地面钟的时刻值TG、地面接收到从卫星上反射回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时的地面钟的时刻值TB、以及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到达卫星时的卫星钟的时刻值TS,测量卫星钟和地面钟的钟差ΔT;以及
星载设备,其接收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并将该激光脉冲信号按原路反射回地面,同时测量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到达卫星时的卫星钟的时刻值TS,并将该激光脉冲信号到达卫星时的卫星钟的时刻值TS下传至所述地面设备。
在上述的星地激光时间比对系统中,所述地面设备包括:
产生所述激光脉冲信号的激光器;
与所述激光器连接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一方面将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发射至卫星,另一方面接收从卫星上反射回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
与所述激光测距望远镜连接的光子探测系统,其将所述从卫星上反射回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出;
与所述光子探测系统连接的地面计时器,其接收一地面时间频率系统输出的地面时间频率基准信号,并且一方面根据该地面时间频率基准信号以及所述激光脉冲信号,记录所述地面发射激光脉冲信号时的地面钟的时刻值TG,另一方面根据所述地面时间频率基准信号以及所述光子探测系统输出的电信号,记录所述地面接收到从卫星上反射回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时的地面钟的时刻值TB;
地面数据传输系统,其接收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到达卫星时的卫星钟的时刻值TS;以及
与所述地面计时器以及地面数据传输系统连接的地面控制系统,其测量所述卫星钟和地面钟的钟差ΔT。
在上述的星地激光时间比对系统中,所述星载设备包括:
激光反射器,其接收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并将该激光脉冲信号按原路反射回地面;
激光时差测量仪,其探测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并根据一星载时间频率系统输出的卫星时间频率基准信号,测量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到达卫星时的卫星钟的时刻值TS;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8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待机后一种语音提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灰阶掩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