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LED支架及其LED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8455.2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7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娣;刘传标;陆紫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支架 及其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LED支架及其LED器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显示屏TOPLED支架包括基座顶部01,基座外侧面02以及一反射杯03。其中,所述的基座顶部01为平整结构,即所述的基座顶部平面01和基座外侧面02呈垂直结构。这种传统支架结构的器件运用在LED显示屏上,人从侧边观看显示屏时,LED器件之间,由于基座顶部为平整结构、LED器件之间的缝隙较小,导致人眼感光不够舒适,且从侧边大角度观看显示屏时出现色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LED支架,使基于该LED支架的LED器件应用于LED显示屏时,提高人眼感光的舒适感。从侧面观看显示屏时,减少感光色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LED支架,使基于该LED支架的LED器件应用于LED显示屏时,提高人眼感光的舒适感。从侧面观看显示屏时,减少感光色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包括一基座结构,以及至少两个电极引脚;所述基座结构包括基座顶部,与所述基座顶部的外边缘连接的基座外侧面以及一反射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外侧面与基座顶部之间至少有一缺口结构,所述的缺口结构的开口包括上边缘线,下边缘线以及将所述的上边缘线以及下边缘线连接起来形成所述开口的至少两条棱线;其中所述上边缘线位于所述的基座顶部,所述缺口结构的下边缘线位于所述的基座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的缺口结构的下边缘线与所述基座外侧面下端的距离大于零;所述缺口结构的上边缘线位于所述基座顶部且与所述反射杯的反射杯口的水平距离大于零。
优选地,所述的缺口结构的下边缘线与所述基座外侧面下端的距离大于零;所述缺口结构的上边缘线位于所述基座顶部且与所述反射杯的反射杯口的水平距离等于零。
优选地,所述的缺口结构的竖直横截面的边缘为直线。
优选地,所述的缺口结构的竖直横截面的边缘为曲线。
优选地,所述的缺口结构的竖直横截面的边缘为“L”形。
优选地,所述的棱线数量为三条或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制造的LED器件,包括所述LED支架,安装于所述LED支架上的LED芯片以及覆盖所述LED芯片上的封装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基座外侧面与基座顶部之间具有至少一缺口结构的新型LED支架结构,基于该新型LED支架的LED器件应用于LED显示屏上时,由于器件上表面不再是平整结构,增大了人眼感光的空间,人观看显示屏时,提高人眼感光的舒适感。从侧面观看显示屏时,可减少感光色差。
附图说明
图1 为传统的LED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结构俯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结构俯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将根据附图2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LED支架,包括一基座结构,以及至少两个电极引脚。
如图2所示,所述的基座结构1包括基座顶部11,与所述基座顶部11的外边缘连接的基座外侧面12以及一反射杯13,其中所述的反射杯13的反射杯口131与所述的基座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参考图2和图3,所述的基座外侧面12与基座顶部11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缺口结构14。所述的缺口结构的开口包括上边缘线141,下边缘线142以及至少两条棱线143;所述的棱线143即为所述缺口结构开口的侧边缘线,将所述的上边缘线141以及下边缘线142连接起来形成所述的缺口结构的开口;所述上边缘线位于所述的基座顶部,所述缺口结构的下边缘线位于所述的基座外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8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