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擦窗多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7983.6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4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余梅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梅贵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02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多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日用品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擦窗多用机。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需要经常做家务劳动,比如做清洁等。在擦窗户玻璃时,有时窗户比较高,人们伸手往上擦玻璃时,窗户上部的玻璃不容易擦拭到,不仅不方便,而且擦拭起来也比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擦拭方便省力的自动擦窗多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擦窗多用机,具有框架1和工作杆2,所述框架1为方形,在框架1的外部设置有外壳3,该外壳3从后往前罩住框架1,在外壳3的后端铰接有活动头4,该活动头4上套装有工作杆2;在所述框架1的前侧板上开有上下两个宽口,其中,下宽口处设置有滚子5,该滚子5的中心轴通过左右滚座6支承在框架1的底板上,滚子5的前部滚体伸出下宽口,滚子5的后方设置有电机7,该电机7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壳3上的电池8相连,并且电机7驱动滚子5转动;在所述框架1前侧板的上宽口中设置有擦板9,该擦板9上套装有布套,擦板9的前部伸出上宽口,擦板9的后部通过轴套10滑动套装在滑杆11上,该滑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1的左右两个侧框板上;在所述擦板9与滚子5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机构12、滚轮13和拉绳14,所述曲柄连杆机构12的下部为转动部并由滚子5的中心轴驱动,曲柄连杆机构12的上部为直线运动部并与拉绳14的一端相连,拉绳14的另一端绕过多个滚轮13变为横向,并与轴套10的一端连接,轴套10的另一端与同侧框架1板之间通过拉簧15弹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架的前侧框上开上下两个宽口,在上宽口中设置擦板,下宽口处设置滚子,并且在滚子与擦板之间设置联动机构。滚子在电机的驱动下可以产生转动,滚子转动时可以带动本实用新型在擦拭物的表面进行走动。联动机构中的曲柄连杆机构下部与滚子中心轴相连,曲柄连杆机构可以将滚子中心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曲柄连杆机构上部的纵向直线运动。曲柄连杆机构上部与拉绳一端相连,拉绳与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接段为纵向,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多个滚轮后变为横向并与轴套的一端相连,轴套的另一端与同侧框架板通过拉簧相连,那么,曲柄连杆机构上部在纵向直线运动过程中会对拉绳往下拉动,拉绳的另一端则横向拉动轴套,当拉绳松软后,再由拉簧拉动轴套回位,如此,滚子的转动带动本实用新型在擦拭物表面行走,在滚子转动时通过联动机构带动轴套及擦板产生左右横向的往复运动,擦拭板左右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即可擦除擦拭面上的污尘。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擦拭除尘不费力,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在框架外罩有外壳,可以对框架形成有效的保护。在外壳的后端设置活动头,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灵活性,提高除尘效果。在活动头上套装工作 杆后,活动头与工作杆可以活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工作杆也以提供更广的擦拭高度和范围。
所述曲柄连杆机构12由轮盘16、连杆17、拉杆18及导向块19组成,所述轮盘16固定在滚子5中心轴的一端,导向块19位于轮盘16的上方并与框架1固定,在轮盘16上偏心铰接有连杆17,该连杆17的上端与拉杆18的下端铰接,拉杆18的上部穿过导向块19中纵向的通孔,并且拉杆18的上端与拉绳14相连。
通过将轮盘固定在滚子的中心轴上,当轮盘随滚子的中心轴转动时,由于连接杆下端偏心铰接在轮盘上,连杆上端与拉杆铰接,拉杆的上部穿过导向块的纵向通孔,那么轮盘转动并带动连接杆的下端产生运动,连接杆的上端受到拉杆的导向只能形成上下的直线运动,所以滚子的中心轴转动时,拉杆只能产生上下直线运动,曲柄连杆机构改变运动的形式。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滚子中心轴的转动特点,以滚子中心轴的转动为驱动力,并将转动转化为拉杆纵向直线运动,最终为擦板提供直线运动的驱动力。
所述滚子5中心轴的一端与电机7的驱动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滚子5中心轴的另一端固定有轮盘16。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所以电机的驱动轴与滚子中心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平稳性较高、使用的寿命较长。将齿轮与轮盘装于滚子中心轴的两端,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框架内腔的空间,另一方面,齿轮传动的冲击对轮盘的影响也更小,轮盘的转动将更为平稳。
所述外壳3的后部为双层壳体,并在双层壳体之间形成有内腔,在该内 腔中放置有电池8及充电插座,在后层的壳体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梅贵,未经余梅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7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双向运动玻璃刮
- 下一篇:一种医用湿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