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臭氧的风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7462.0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净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张伶俐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风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对空气净化器中多余的臭氧进行加热的一种除臭氧的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烟尘弥漫着空气当中,室内环境的气流不畅通,这使空气净化器面世,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一种具有紊流风道的光电催化空气净化装置,专利号为CN201110024262.8,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送风机构,壳体上设有出风口,送风机构通过弧形风道与出风口连接,所述弧形风道上安装有电晕发射极,电晕发射极和弧形风道的内壁面分别与电源电连接,弧形风道的内壁面涂覆有光电催化层,该弧形风道的内壁面在电场环境下形成集尘净化面,电晕发射极表面涂覆有光电催化层,且该光电催化层局部涂覆在弧形风道内壁面的侧壁或整个内壁上,光电催化层为二氧化钛层,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空间布局合理、集尘面积大、使净化效率高且净化范围广,同时有低风阻、减少能耗的效果,然而,在高压电源10000——30000伏电连接该电晕发射极,由于高电压而电离出大量的臭氧,而过多的臭氧会影响,甚至危害人体,这就需要对多余的臭氧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臭氧的风道系统,其结构简单,通过内设的臭氧清除装置,有效解决空气净化装置内因高压电离产生多余的臭氧。
对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臭氧的风道,位于该风道内的任意位置处设有臭氧清除装置。
所述风道设置于带有送风机构的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与风道连接的出风口,所述风道与送风机构之间设有高压电极。
所述臭氧清除装置位于所述送风机构与出风口之间。
所述臭氧清除装置为若干块的热敏电阻陶瓷电热器。
所述热敏电阻陶瓷电热器依次竖立排列,该热敏电阻陶瓷电热器之间设有供气流流通的间距空间。
所述臭氧清除装置为电热丝。
所述电热丝设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臭氧清除装置位于所述送风机构与出风口之间,该臭氧清除装置为热敏电阻陶瓷电热器,也可以为一组或多组的电热丝,由送风机构把高压电极电离出的臭氧等物质向出风口输出,当中经过臭氧清除装置预设的高温输出,使相对多余的臭氧受高温而分解出氧气,在降低臭氧对人体危害的同时又可增加含氧量,有效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其包括带有臭氧的风道3,位于该风道3内的任意位置处设有臭氧清除装置5,也就是说,任何带有臭氧分子的气流输出通道都可以应用该臭氧清除装置5。具体来说,该风道3设置于带有送风机构2的壳体1,该壳体1内设有与风道3连接的出风口4,所述风道3与送风机构2之间设有高压电极(图中未示出),根据高压电极而制造出臭氧,由送风机构2通过风道3输送臭氧,所述壳体1内设有臭氧清除装置5,根据图1的具体实施例,该臭氧清除装置5是位于所述送风机构2与出风口4之间。
所述臭氧清除装置5为若干块的热敏电阻陶瓷电热器51,即俗称的PTC陶瓷电热器,每块热敏电阻陶瓷电热器51依次竖立排列,该热敏电阻陶瓷电热器51之间设有供气流流通的间距空间,便于臭氧等气流从间距空间中流通。
如图2所示出第二种实施方式,该臭氧清除装置5为电热丝52,所述电热丝52设有两组或者多组,利用电热丝52的螺纹,供臭氧等气流从中通过,所设定的温度能把多余的臭氧进行加热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臭氧清除装置5可以设置在高压电极的附近也是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对此延伸出该臭氧清除装置5可应用到空调、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上。
另外,该除臭氧的风道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空气净化器,还可应用于空调设备,风管系统等。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除臭氧的风道系统,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净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净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7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磁珠表面共价偶联蛋白质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助式智能理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