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防夹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826.3 | 申请日: | 2013-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韦钦瑞;张美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钦瑞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G01N2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49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防夹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的限位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汽车车门的防夹手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构调查显示:被车门夹伤的发生几率高达10%,报纸、电视新闻上也经常有被车门夹伤手而引起的各种纠纷。由此可见,安装了车门防夹手装置后,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则会大大提高。同时这样的车门防夹手装置也可安装在公交车上,降低乘客被车门夹伤的发生几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防止车门夹手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关门过程中当驾乘人员手指或者其他身体部位可能被夹到时保证驾乘人员身体安全的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车门防夹手装置,包括蓄电池、电路控制常闭开关、电磁铁I、电磁铁II、热敏电阻,所述蓄电池与电路控制常闭开关相连;电路控制常闭开关与电磁铁I相连;电磁铁I和电磁铁II反向接入电路,使其同名磁极相邻;所述电磁铁与热敏电阻相连,热敏电阻连接于蓄电池。
蓄电池在整个系统中起提供电能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供能设备,蓄电池所提供的电流和电压大小需要根据导线的最高承受电流和电磁铁的最高承受电压合适的选择。
电磁铁是该车门防夹手装置的核心工作设备,电磁铁I和电磁铁II采用相反的线圈缠绕方式,使其同名磁极相对,两电磁铁在蓄电池提供电能的条件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磁性,同名磁极相邻,故两电磁铁相互排斥,从而阻碍车门关闭,起到防止车门夹手的作用。
热敏电阻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电路,当驾乘人员的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碰触车门可能被夹到时,热敏电阻感受到温度升高从而阻值下降,整个电路的电流增大,缠绕在电磁铁上的线圈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两电磁铁排斥力增大,可迅速改变车门的运动方向,使车门停止关闭或迫使其打开;当驾乘人员的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没有碰触车门,并不影响关门时,由于热敏电阻阻值较大,缠绕电磁铁的线圈中电流较小,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并不影响车门的正常关闭。
电路控制常闭开关控制着整个电路的通断,当外界环境温度很高时,可能驾乘人员的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并没有碰触车门,热敏电阻的阻值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变小,这时关门就会变得相当困难,此时,打开电路控制常闭开关,整个电路断开,关上车门后,电路控制常闭开关自动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解决了现有铰链结构的汽车车门意外关闭时,容易发生夹手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简单,安装在车内占用空间小,对现有工程车的车门改造方便,安全可靠性高,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不仅适用于工程车,对于各种采用铰链连接存在上述安全隐患的门结构均可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门防夹手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蓄电池;2-电路控制常闭开关;3-电磁铁I;4-电磁铁II;5-热敏电阻。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车门防夹手装置,包括蓄电池1、电路控制常闭开关2;电磁铁I3;电磁铁II4;热敏电阻5等;当驾乘人员的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碰触车门可能被夹到时,热敏电阻感受到温度升高从而阻值下降,整个电路的电流增大,缠绕在电磁铁上的线圈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两电磁铁排斥力增大,可迅速改变车门的运动方向,使车门停止关闭或迫使其打开;当驾乘人员的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没有碰触车门,并不影响关门时,由于热敏电阻阻值较大,缠绕电磁铁的线圈中电流较小,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并不影响车门的正常关闭;当外界环境温度很高时,可能驾乘人员的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并没有碰触车门,热敏电阻的阻值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变小,这时关门就会变得相当困难,此时,打开电路控制常闭开关,整个电路断开,关上车门后,电路控制常闭开关自动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钦瑞,未经韦钦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酒驾方向盘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透明高强度低温热封的聚烯烃多层共挤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