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平台用胶带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66733.0 | 申请日: | 201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后力;居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8;H01B3/44;H01B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平台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平台用胶带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发的深水平台下水使用,标志着国内建造大型深水平台的技术已成熟,对与之配套的石油平台用电缆也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目前,国内外石油平台电气工程中为了电气性能安全,各类动力、控制、通信电缆一般均采用隔离敷设,或者在电缆结构上增加屏蔽层,减少不同电缆之间的干扰。但是由于石油平台上可供电缆敷设的空间十分狭小,按照传统的敷设方式不但敷设麻烦,增加了相应的成本,同时不利于增加平台额定工作负载。为此我公司研制出石油平台用综合电缆,它集电力、通信、仪表三个单元电缆于一体,相互间采用分相屏蔽隔离结构,防止电磁干扰,同时减少了电缆的占用空间,从而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轻电缆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平台用胶带缆,在于减轻减少与石油平台配套的各种电缆的重量和所占空间,增加平台额定工作负载,开发了一种石油平台用综合电缆,它集电力、通信、仪表三个单元电缆于一体,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油、耐泥浆、耐海水,屏蔽性能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油平台用胶带缆,包括通信缆芯、仪表缆芯、电力缆芯,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所述通信缆芯、仪表缆芯、电力缆芯的总包带层、总内护层、铜丝铠装层、总外护层;所述通信缆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通信导体、通信绝缘、箔、铜丝编织层一、通信护套;所述仪表缆芯包括两根仪表线芯和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所述两根仪表线芯的仪表包带层、铜丝编织层二,所述仪表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仪表导体、仪表绝缘;所述电力缆芯包括三根电力线芯和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所述三根电力线芯的电力包带层、铜丝编织层三,所述电力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电力导体、电力绝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还包括总填充层,所述总填充层位于所述总包带层内且位于所述通信缆芯、仪表缆芯、电力缆芯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还包括仪表填充层,所述仪表填充层位于所述仪表包带层内且位于所述两根仪表线芯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还包括电力填充层,所述电力填充层位于所述电力包带层内且位于所述三根电力线芯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所述总内护层为聚烯烃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所述通信绝缘为实心聚乙烯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所述电力绝缘为交联聚乙烯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所述总外护层为交联聚烯烃材料。石油平台作业环境多油污、含易燃气体,同时可能接触到海水、泥浆等危害,因此电缆的总外护层材料必须要具备耐油、阻燃、耐海水、耐泥浆的性能和较高的机械强度,交联聚烯烃材料能够满足上述需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所述铜丝编织层一、铜丝编织层二、铜丝编织层三均为镀锡铜丝编织。不仅起到了铠装作用,也起到了屏蔽的效果,使整根电缆与外界以及通信缆芯、仪表缆芯、电力缆芯之间互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石油平台用胶带缆,有效节约了石油平台的空间,增加了石油平台额定工作负载,同时减少了电缆敷设中材料的消耗,节约了经济成本,充分考虑了彼此间和与外界电磁干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石油平台用胶带缆结构示意图。
1为总外护层,2为铜丝铠装层,3为总内护层,4为总包带层,5为铜丝编织层二,6为仪表包带层,7为仪表填充层,8为仪表绝缘,9为仪表导体,10为总填充层,11为通信护套,12为铜丝编织层一,13为箔,14为通信绝缘,15为通信导体,16为电力导体,17为电力绝缘,18为电力包带层,19为铜丝编织层三,20为电力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内部冷却通道的多刃钻孔刀具
- 下一篇:导衬控制装置以及导衬的调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