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676.6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孔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38;H01G4/005;H01G4/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153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场合中,为治理谐波和提高功率因数在交流端都会用到交流滤波电容。尤其在一些大功率的变流器/逆变器场合,设备本身的工作频率很高,对电网反馈的谐波电流很大,如果没有交流滤波电容提供低阻抗通道,将会严重影响电网及相关设备正常工作。由于应用的场合重要,而电容器工作时通过电流大,发热严重,使该电容易发热严重而降低寿命甚至失效,故对此电容的要求非常高。
在此场合常用的电容器一般有两种:一种为单相的,通过客户外接三相线路,并且多只并联增加散热面,解决过大电流问题,但这样的结构松散,电容所占体积空间大,成本高;另一种是作为三相一体的,内部三个电容三角形接法,油式结构增强散热,但过电流能力低(最大只能达到40~50A),抗谐波能力小,往往不适用于此高谐波大电流的应用场合,而且存在漏油的危险,对达成环保及安全可靠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更方便,更加安全可靠,且能有效保障设备的寿命及稳定的的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引出端、绝缘定位盖、连接铜带和电容芯子单元;三个均匀分布的所述引出端通过绝缘定位盖与外壳绝缘固定,引出端下端通过所述连接铜带与设在所述壳体内的三个所述电容芯子单元连接构成三角形连接结构;所述电容芯子单元为薄膜卷绕而成,所述薄膜上设有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厚度为薄膜总厚度的35%至45%。
优选的,所述绝缘定位盖为塑料制成的定位盖。
优选的,述壳体为无磁性的金属制成。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金属铝制成的圆筒。
优选的,所述引出端是铜螺母或铜螺栓,其通过在所述绝缘定位盖上的引出孔嵌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铜带为镀锡的编织铜带。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用于电容器散热的灌封料。
优选的,所述灌封料是高导热阻燃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该结构能使引出端电流分布均匀,有效屏蔽设备高频电流对芯子的影响,设计薄膜镀层加厚区大大加宽,使产品吸收谐波性能更佳,从而大大减小发热,而且方便内部形成三角形接法,共三个电极角接引出,方便客户安装,无需多只电容繁复接线,同时大大减小电容体积。
(2)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改变了传统的薄膜电容设计思路,根据高频电流流向原理,设计薄膜镀层加厚区大大加宽,有效降低ESR值,使产品吸收谐波性能更佳,安装更方便,更加安全可靠,且能有效保障设备的寿命及稳定,发热更少。
(3)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使产品具有过大电流能力及体积小的优势集于一体,安装更方便,且能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体积也减小了,一体的结构也更加便于安装使用。
(4)本实用新型由于减少了发热量和增强了散热功能,不需要采用浸油式结构增强散热,不会发生漏液及可燃问题,干式结构产品更安全,且不受安装环境的影响及限制。
附图说明
图 1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 3 本实用新型的芯子单元三角形连接原理图;
图 4 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及定位盖的嵌合结构示意图;
图 5 本实用新型的芯子单元内部的薄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为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2、引出端4、绝缘定位盖3、连接铜带6和电容芯子单元1;三个均匀分布的所述引出端4通过绝缘定位盖3与外壳2绝缘固定,引出端4下端通过所述连接铜带6与设在所述壳体2内的三个所述电容芯子单元1连接构成三角形连接结构。所述引出端4是铜螺母或铜螺栓,其通过在所述绝缘定位盖3上的引出孔嵌合固定。塑料制成的绝缘定位盖3同时兼顾绝缘电容芯体与外壳的功能;引出端4共三个,内部的电容芯子单元1也有三个,这样通过锡焊接连接线就能灵活地把三个电容芯子单元1三角形连接并引出。图 3 为芯子单元三角形连接原理图。
根据高频电流流向特点设计电容芯子边缘镀层宽幅加厚,降低电容的ESR值,能保证电流在芯子电容工作时流向均匀,从而大大减少芯子本体发热。所述壳体2为无磁性的金属制成;一般壳体2可为金属铝制成的圆筒,防止外壳2在高频的交变电场产生涡流而发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