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484.5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富;王喜恩;刘洪岩;魏本同;牛春慧;黄玉华;朱应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物 联合 收获 脱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轮式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中脱粒清选系统部分主流结构如图4所示:过桥中输送链耙将割台割下的作物输送进入脱粒室切流滚筒1,切流滚筒1左右侧壁宽度小于清选室左右侧壁宽度,切流滚筒1主要为板齿式,切流滚筒下凹板2为板材式封闭结构,切流滚筒1具有喂入输送和部分脱粒作用,因切流滚筒下凹板2为封闭平滑结构,无分离效果,作物经切流滚筒1初步脱粒后,未脱净的茎杆及脱下的籽粒全部被送入轴流滚筒3,轴流滚筒3为纹杆加分离板结构或齿杆结构,轴流滚筒下凹板5为栅格式,被送入轴流滚筒3的作物在滚筒及栅格凹板的脱粒与分离作用下将茎杆与籽粒杂余分离,籽粒杂余经轴流滚筒下凹板5间隙进入一分配搅龙4及二分配搅龙6,再经二分配搅龙6将籽粒杂余抛送至振动筛前端的抖动板7上抖落至振动筛筛面,在风机与振动筛的双重作用下完成清选分离。振动筛主要由筛箱9及安装在同一筛箱9内的上、下筛8、10及尾筛11组成,一分配搅龙4上的偏心链轮通过连杆及摆臂与筛箱驱动轴12相连,以此传递动力带动筛箱9摆动。
上述脱粒清选装置的主要特点为:切流滚筒下凹板2为封闭式结构,切流滚筒1左右侧壁宽度小于清选室左右侧壁宽度,清选系统中抖动板7与筛箱9一体且长度较短,滚筒脱下的籽粒杂余全部经轴流滚筒下凹板5间隙落入一分配搅龙4和二分配搅龙6,再抛送到二分配搅龙6后的清选筛上。
由于切流滚筒1左右侧壁宽度小于清选室左右侧壁宽度,会影响清选筛向前加长至切流滚筒,无法与切流滚筒脱粒系统打通实现脱粒与清选的紧密结合;切流滚筒下凹板2为封闭式结构,表面过渡平滑,图与5和图6所示,无分离作用,而且降低了脱粒能力,脱难脱作物时存在分离不清,损失较大等缺陷。清选系统的抖动板7与筛箱9一体且长度较短,抖动板7的抖散分层效果较差,在喂入量较大或者收割后期籽粒杂余量较大时容易清选不干净,造成清选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以实现脱粒与清选的紧密结合,使切流滚筒分离物能够直接进入清选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包括切流滚筒、切流滚筒下凹板、一分配搅龙、筛箱、抖动板和驱动机构,一分配搅龙上的偏心链轮通过驱动机构与筛箱连接,传递动力带动筛箱摆动,切流滚筒的左右侧壁与清选室左右侧壁的宽度一致,抖动板从筛箱的前端延伸至切流滚筒下凹板的正下方。
所述切流滚筒下凹板为栅格式凹板。
所述抖动板与所述筛箱分离,抖动板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一分配搅龙上的偏离链轮连接的连杆、筛箱驱动轴摆臂、筛箱驱动轴、铰接在所述筛箱后端的摇杆和铰接在所述抖动板前端的支杆,筛箱驱动轴摆臂的一端与连杆铰接,另一端筛箱驱动轴固定连接,在筛箱驱动轴上还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与抖动板的后端连接,下端与筛箱的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加宽过桥,拉宽切流滚筒左右侧壁与清选室左右侧壁宽度一致,将清选系统与切流滚筒打通结合,实现了脱粒与清选的紧密结合,使切流滚筒分离物能够直接进入清选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粒清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切流滚筒下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的脱粒清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的切流滚筒下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切流滚筒; 2、切流滚筒下凹板;3、轴流滚筒;4、一分配搅龙;5、轴流滚筒下凹板;6、二分配搅龙;7、抖动板;8、上筛;9、筛箱;10、下筛;11、尾筛;12、筛箱驱动轴;13、连杆;14、筛箱驱动轴摆臂;15、支杆;16、连接板;17、摇杆;18、挡板;19、紧固件;20、凹板焊合;21、筛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