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高压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5335.7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银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高压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高压线束。
背景技术
高压输送传输过程,在承担输送工作的线束周围会产生高强度的电磁。这些电磁会影响周围设备和线束的正常工作。目前针对此类问题,各生产厂家匹配了部分解决方案,但效果不佳,电磁影响效应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高压线束,可以大大降低其产生的电磁效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高压线束,包括设于最外层的护套,护套内侧设有PE材质的防护层Ⅰ,防护层Ⅰ内侧设有PE材质的防护层Ⅱ,防护层Ⅱ内侧设有屏蔽层,屏蔽层内侧设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内侧为输电导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护层Ⅰ的厚度大于护套的厚度,小于防护层Ⅱ的厚度。薄厚交叉设置的护套和防护层,防潮和防止电磁外泄效果更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屏蔽层为厚度均大于护套、防护层Ⅰ和防护层Ⅱ的铝线线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护套、防护层Ⅰ和防护层Ⅱ三者的总厚度大于护套半径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护套半径的三分之一,屏蔽层和无纺布层的厚度之和为护套半径的四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护套及防护层Ⅰ、防护层Ⅱ这三层厚薄交叉设计的防护结构,同时匹配屏蔽层,大大降低了外泄的电磁,同时提高了防潮的效果,提高了线束工作的稳定性,继而有效提高了线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充电高压线束,包括设于最外层的护套1,护套内侧设有PE材质的防护层Ⅰ2,防护层Ⅰ设有PE材质的防护层Ⅱ3,防护层Ⅱ内壁设有屏蔽层4,屏蔽层内侧设有无纺布层5,无纺布层内侧设有输电导线6。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Ⅰ的厚度大于护套的厚度,小于防护层Ⅱ的厚度。薄厚交叉设置的护套和防护层,防潮和防止电磁外泄效果更佳。
所述屏蔽层为厚度均大于护套、防护层Ⅰ和防护层Ⅱ的铝线线簇。
所述护套、防护层Ⅰ和防护层Ⅱ三者的总厚度大于护套半径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护套半径的三分之一,屏蔽层和无纺布层的厚度之和为护套半径的四分之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银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银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5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电子封扣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LED灯具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