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便携式柳石枕捆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4527.6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3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鞠涛;刘兴华;孙茂峰;王全林;付建利;汤克章;程宪堂;张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涛;孙茂峰;刘兴华;王全林;付建利;汤克章;程宪堂;张克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州市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便携式 柳石枕捆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抢险器材,尤其是一种新型便携式柳石枕捆枕器。
背景技术
柳石枕是一种较好的水下护坡护根工程,它能适应一切河底的变化情况,多用于护根护坦部位,尤其在堵口抢险中起到主要作用,目前所使用的普通捆枕器质量较重,连同钢丝绳重约5.6Kg;拉力不强,只有700牛顿;手板力度大,操作不方便需两名抢险队员协同配合操作,在捆扎过程中捆枕器易下滑、不牢固,弹簧钢片阻尼易脱落,手动扳手与捆枕器分离,携带不便等缺点和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柳石枕捆枕器,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前提手、前挂钩、前卡簧、针刺栓、棘轮、后卡簧、绞线、横向握把扳手、固定板、挂钩,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一端设置有前提手,固定板上设置有针刺栓,针刺栓一侧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前挂钩,前挂钩一端设置有前卡簧,前卡簧一端设置有棘轮,棘轮一端设置有后卡簧,棘轮上缠绕有绞线,绞线连接有挂钩,棘轮后端设置有横向握把扳手。
使用方法;当双手握住横向握把扳手做前后往复拉动时,横向握把扳手底部的卡齿会推动棘轮轮轴上的齿轮向前转动,横向握把扳手向前推动时棘轮便会逆时针方向转动,向后撤时,横向握把扳手底部的后卡簧和捆枕器前部的前卡簧会同时卡住棘轮,防止棘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棘轮的转动会带动其轮轴内绞线的缠绕,从而收紧拉线,当捆枕器置于柳石枕上方工作时针刺栓会刺入柳石枕,由于它的拉力是纵向的而柳枝铺设方向是横向的所以捆枕器工作时不会产生下滑。当达到一定拉力程度后,再用双股铅丝捆扎柳石枕,最后扳住卡簧松开棘爪抽出钢丝绳,并缠绕在棘轮的滚筒上,从而完成柳石枕的捆枕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结构紧密,操作灵便,操作捆扎中牢固稳定不易下滑,增强捆扎力度,卡簧易卡住棘轮不脱钩,扳手与捆枕器为一体携带方便,使柳石枕捆扎更加结实牢固,不会发生松散漏石现象,提高了捆扎柳石枕的速度以及质量,为抗洪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提升了抢险队员们的战斗力,保证了抗洪抢险的效率,还适用于平向牵引,以及抢险防汛物资设备的平向移动,货物的捆扎,尤其适用于局部空间受到限制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提手1、前挂钩2、前卡簧3、针刺栓4、棘轮5、后卡簧6、绞线7、横向握把扳手8、固定板9、挂钩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前提手1、前挂钩2、前卡簧3、针刺栓4、棘轮5、后卡簧6、绞线7、横向握把扳手8、固定板9、挂钩10,其特征在于固定板9一端设置有前提手1,固定板9上设置有针刺栓4,针刺栓4一侧的固定板9上设置有前挂钩2,前挂钩2一端设置有前卡簧3,前卡簧3一端设置有棘轮5,棘轮5一端设置有后卡簧6,棘轮5上缠绕有绞线7,绞线7连接有挂钩10,棘轮5后端设置有横向握把扳手8。使用方法;当双手握住横向握把扳手8做前后往复拉动时,横向握把扳手8底部的卡齿会推动棘轮5轮轴上的齿轮向前转动,横向握把扳手8向前推动时棘轮5便会逆时针方向转动,向后撤时,横向握把扳手8底部的后卡簧6和捆枕器前部的前卡簧3会同时卡住棘轮5,防止棘轮5顺时针方向转动,棘轮5的转动会带动其轮轴内绞线7的缠绕,从而收紧拉线,当捆枕器置于柳石枕上方工作时针刺栓会刺入柳石枕,由于它的拉力是纵向的而柳枝铺设方向是横向的所以捆枕器工作时不会产生下滑。当达到一定拉力程度后,再用双股铅丝捆扎柳石枕,最后扳住卡簧松开棘爪抽出钢丝绳,并缠绕在棘轮的滚筒上,从而完成柳石枕的捆枕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涛;孙茂峰;刘兴华;王全林;付建利;汤克章;程宪堂;张克,未经鞠涛;孙茂峰;刘兴华;王全林;付建利;汤克章;程宪堂;张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4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