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电场勘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64361.8 | 申请日: | 201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波 |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电场 勘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仪器,具体为一种利用天然电场勘测地下矿产资源分布状况的勘测仪器。
背景技术
天然电场是由地球外部原因所引起的,即由太阳不断射出的粒子流与电磁辐射在地球周围空间所引起的电磁效应所形成的。它频谱宽、能量丰富、遍布全球。对于地球物理勘探有大深度、装备轻便、适用于地震监测等多项优势,吸引着地球物理界常年的探索。天然低频电场法是利用天然电场为场源,以地下岩矿石或地下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经过测量天然大地电磁场中若干不同频率的电磁场变化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大地电场与不同的地质体产生的异常变化情况,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适用于快速寻找和评价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地下水资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然而,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工艺设备,基于这种理论,并没有简单轻便、切实可行的设备和工艺,现在常用的相关设备及工艺,多通过采集大量的信号数据,再基于数据进行模拟演算,最终进行大概的推测和判断,误差率相当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天然电场勘测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天然电场勘测仪,包括主机、电缆线和电极,所述主机上设有显示屏,能够显示工作的状态,并提示下一步的操作,显示屏的下方为按键区域,设置有若干按键,能够基于显示屏的提示进行操作,显示屏的右方设置有指示灯和抗干扰开关,在所述主机的顶部设置有开关、电极测试按钮和电极插孔,所述电极通过电缆线连接到数据插孔中。
所述电极分为粗测电极和细测电极,其中粗测电极包括尼龙电极棒和铜电极,铜电极通过螺旋结构固定在电极棒的一端,电极棒的另一端与电缆线相连接,所述细测电极比粗测电极略粗。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粗测电极的特点是速度快,便于大面积普查,将电极的铜电极一点插入泥土的实土中即可;所述细测电极的特点是精度高,性能稳定,需在地面上挖一个坑至实土,清出杂物,再浇上20%以上浓度的盐水后将电极埋入,使用完成后清洗,再用塑料袋密封,使用前需用20%以上浓度的盐水浸泡电极底部24小时。
所述主机上还设有USB接口,能够随时将主机内的数据对外进行传输或存储。
所述内安装有大容量可充电电池,可连续工作达十五小时以上,可通过主机背后的充电孔进行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机上按键区的按键有上、下、左、右、确定多个按键,分别来对显示屏上的光标进行移动和选择。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性能强,数据处理速度快,效率高,携带方便,能快速有效精准的探查不同地质对象和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方便解释,最大效益化分析矿脉的走向和矿脉的深度厚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细测电极结构图。
图中:主机1、显示屏2、开关3、电机检测按钮4、电极插孔5、电缆线6、电极棒7、铜电极8、指示灯9、抗干扰开关10、USB接口11、按键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2的天然电场勘测仪,包括主机1、电缆线6和电极,所述主机1上设有显示屏2,显示屏2的下方为按键区域,设置有若干按键12,显示屏2的右方设置有指示灯9、抗干扰开关10和USB接口11,在所述主机1的顶部设置有开关3、电极测试按钮4和电极插孔5,所述电极通过电缆线6连接到电极插孔5中。所述电极分为粗测电极和细测电极,其中粗测电极包括尼龙电极棒7和铜电极8,铜电极7通过螺旋结构固定在电极棒8的一端,电极棒8的另一端与电缆线6相连接。图2所述的细测电极可将粗测电极替换,与电缆线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然电场勘测仪在应用于勘测工作时,先将仪器个部分按照要求连接可靠,才能正常工作,即将电缆线的一端插入主机顶部电极插孔并锁紧,另一端连接电极并锁紧,确认连接无误后,打开开关开机,将电极对接,按下电机检测按钮,指示灯亮表示正常后,即可进入勘测进程。
所述勘测过程包括四种测量方法,分别为两极剖面、两极测深、多频测深、环形剖面测量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波,未经陈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4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