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防虫网开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3575.3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卿;谢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晟欣(厦门)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E06B9/5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杨玉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防虫 开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开窗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温室折叠式防虫网开窗。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行业在国内的发展,针对温室的不同作用(作物温室、观光温室等),客户对温室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温室屋面开窗及立面侧窗等的设置,有利于温室内通风和温度控制,但与此同时也会招来昆虫和鸟类对温室内作物的侵害,为此,开窗防虫网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对更好的发挥温室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打开开窗时,不仅满足了温室对通风的需求,也可以防止昆虫和鸟类对温室内作物的侵害。
现有的开窗防虫网,可以在打开开窗时较好的阻止昆虫和鸟类进入温室,但是在关闭开窗时却存在问题。关闭开窗时,防虫网不能全部随开窗一起收回,以至于不能很好满足温室内部的保温及屋面防水功能。
为了解决防虫网在关闭天窗时不能自然收起,以至于影响温室密封,通过设置在开窗防虫网的网体中部内侧连接一拉绳,所述拉绳连接在开窗框体上的一拉紧机构,以此来实现防虫网随着天窗一起收回的目的。但是这种防虫网开窗的安装麻烦,需要合理考虑开窗框体、网体以及辅助拉绳的安装顺序,现场安装量比较大,同时,防虫网是通过围设在开窗框体四周,其与开窗框体四周之间留有留有缝隙,密封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温室折叠式防虫网开窗结构,可以有效解关闭天窗时防虫网不能全部收回的问题,且不需辅助拉线,保证温室保温及屋面防水,同时在防虫网四周设置胶条,方便现场安装,密封性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防虫网开窗,包括温室窗口和与其一边铰接的活动开窗,该温室窗口与活动开窗铰接的一边形成铰接边,所述活动开窗由开窗底梁和两开窗侧梁构成,所述两开窗侧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开窗底梁的两端固接,所述两开窗侧梁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铰接边的两端铰接,所述开窗底梁上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温室窗口与活动开窗之间设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网体边沿固定在活动开窗边沿和温室窗口的边沿,所述防虫网采用条片防虫网折叠缝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条片防虫网为细铁丝网条片防虫网。
进一步的,所述条片防虫网为硬质尼龙丝网条片防虫网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开窗的开窗底梁、开窗侧梁和温室窗口上固定防虫网的位置形成有U型固定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虫网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设置有胶条,通过将边沿设有胶条的防虫网固定在上述U型固定槽内,从而将防虫网固定在开窗上,不需要外接工具,且密封性良好。
更进一步的,所述U型固定槽的槽口的两端口向内延伸形成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条片式防虫网折叠缝合形成防虫网,设置在温室窗口和与其固定的活动开窗之间,在开窗关闭时,该防虫网自动折叠收敛,能够有效解决关闭天窗时防虫网不能全部收回的问题,且不需辅助拉线,保证温室保温及屋面防水;
2、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活动开窗的开窗底梁、开窗侧梁和温室窗口上固定防虫网的位置形成有U型固定槽,在防虫网四周设置胶条,通过将边沿设有胶条的防虫网固定在上述U型固定槽内,便可以直接将防虫网固定在开窗上,方便现场安装,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窗底梁的型材横截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窗侧梁的型材横截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室窗口的型材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晟欣(厦门)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鑫晟欣(厦门)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3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方形引线的二极管的烧结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可调容积收纳箱